如若不出意外,小米將會順利在香港IPO,而其掌門人雷軍的身家將超越馬化騰、馬云、許家印等人,晉升為中國新首富,并或將與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杰夫·貝佐斯比肩,入列全球四大富豪之列。
在香港聯交所4月24日公布同股不同權的“上市新政”后,小米完成IPO準備的最后拼圖。根據港交所官網顯示的材料,小米已于5月2日提交在港上市材料。市場估計其將于6月底或7月初正式掛牌,繼之考慮以CDR(中國預托證券)形式在內地上市。
雷軍在招股書草擬本中的公開信內表示,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具體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小米有勇氣、有決心推動一場深刻的商業效率革命 ,永遠堅持硬件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
作為2018年最受全球關注的IPO,多家券商預計,小米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而德意志銀行甚至給出最高1629億美元的估值。此次負責小米赴港IPO的保薦人,中資投行為中信證券,外資保薦人為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如果按1000億美金的市值作為估算,持股高達77.8%的雷軍個人身家將會達到778億美元,將超過Zara的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史上第一次將華人在全球富豪榜的位次,提升到全球前五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2018年一季度,僅智能手機一項,小米全球出貨量增長53.9%,遠超前十大手機廠商中的任何一家,這使得小米千億美元的估值含金量更高。
小米的估值和雷軍的身家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小米初步招股文件顯示,小米計劃將30%IPO募集資金用于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能音響等核心產品;30%用于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30%用于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小米的估值是市場上關注的核心。事實上,目前關于小米的估值是多少,市面上有一少傳言,從680億美元,800億美元到2000億美元,各種說法眾說紛蕓。
一位基金投資人告訴智通財經APP,4月份某小米專項基金完成了近2億元的小米股權的交割,其PRE-IPO前的估值超過800億美元,“依此計算,小米此次上市保守的估值應該在900-1200億美元的區間”。
5月2日,根據來自財聯社自保薦機構處的消息,小米IPO定價基本確定在1000—1200億美元,基石投資者定價在800億美元以上。
此前德意志銀行亦出具一份報告,其用DCF模型、相對估值、DEV三種思路做了一個分析,將對比的標的是騰訊(00700)、亞馬遜、Google、阿里巴巴和Facebook。主要將增長性、市盈率、毛利率、凈利率、EBITDA等各種財務比率做了比較,認為小米的估值應在847億-1629億美元區間。
事實上,按照市場上主流的券商觀點,小主的估值應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以雷軍占據小米77.8%的股權比例換算,的雷軍個人身家將會達到778億美元。
778億美元是個什么概念?2018年3月6日,福布斯官方發布了2018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馬云、馬化騰和許家印各以453億美元、390億美元、303億美元的身價,位列中國三甲。而馬化騰最高的位次是全球第17位。
如果放到全球中,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伯克希爾哈撒韋創創始人沃倫·巴菲特、亞馬遜杰夫·貝佐斯、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分列全球前五。其中貝佐斯、奧特加、扎克伯格的財富分別為728億、713億、560億美元——但考慮到亞馬遜股價在過去的4個月連創新高,貝佐斯的個人財富已超過800億美元,并成為新晉全球首富。
也即是說,是香港IPO一旦成行,則雷軍的財富將超過奧特加,并將華人首富的門檻拉高至700億美元的級別,并位居全球第四,而此前這一榜單歷史上華人位置最高的是李嘉誠,基位置是第10。
2018年手機出貨量大幅超過1億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出爐后,加之小米澎湃S2處理器進入商用量產階段,使得該公司的估值或水漲船高。
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約3.2億臺,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約1億臺。此中,在全球手機十大廠商中,小米增速最猛,其全球出貨量2100萬臺,同比增長53.9%。此中,國內出貨量同比增長43.1%——此在中國智能機銷量同比下滑21%至9200萬臺的背景下尤其難得。
同時,在全球第二大人口國家印度中,小米表現更為耀眼。2018年第一季度,印度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8%,其中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達2950萬臺。在智能機領域,小米以31%的市場份額在2018年第一季度領跑,之后依次為三星(26%)、viv0(6%)、OPPO(6%)以及華為榮耀(3%)。
作為對比,小米的印度市場份額在2017年第一季度還是13.1%。這一數字也是201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第二高紀錄,當時三星占據了33%的份額。
2017年年中,當小米月均出貨量出現好轉時,雷軍宣布,小米將嘗試銷售一億部智能手機。可惜的是,2017年小米僅成功突破9000萬大關。不過,在印度市場獲得爆發性增長,同時在俄羅斯、波蘭和西班牙數家線下實體店獲得突破的時點,小米2018年的銷量或遠超1億臺。
更為重要的是,4月28日《Digitimes》發文稱,臺積電即將量產小米的松果澎湃S2處理器,該處理器將使用16nm制程,為八核芯處理器,據傳綜合性能將看齊華為海思的麒麟960。
在國家大力支持自主芯片產業的今天,小米也將成為繼華為之后,第二家自主開發處理器的大型手機廠商。
兩大因素讓小米的估值再添砝碼。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亦向媒體透露,小米成為香港首批同股不同權上市企業八九不離十,VC圈子也正在對小米的股份進行瘋狂“掃貨”,還拿不到額度。
4月30日報,李嘉誠的長和發出采訪通知,將與小米合組全球策略聯盟。據了解,雙方將在業務上展開合作,暫不涉及股權交易。
在過去成立的8年時間里,小米打造的生態帝國漸漸顯露,各項指標均符合港交所關于同股不同權上市的規定。2017年手機銷量超9240萬臺,增長74%,年收入超1000億元。除了智能手機,小米的主營業務拓展至包括、互聯網服務業務、物聯網及生活消費產品等方面,并表現出色。
不過,多家機構人士均擔心小米的IPO,將會帶來市場流動性的縮緊。平安好醫生上周為其11億美元IPO鎖定散戶投資者時,市場參與者已經嘗到了巨額IPO帶來現金緊縮問題的滋味,衡量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指標——香港一個月Hibor創下近十年來的最大漲幅。
作為對比,小米的融資額將達到100億美元。此前在最新的人事調整中,小米兩位聯合創始人周光平、黃江吉因個人原因辭去管理職務,即是為IPO作最后鋪墊。
港交所和香港,都站在這有趣的歷史博弈節點上。(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