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7年智能電視產業的寒冬以后,智能電視爭奪戰仍在繼續,中關村在線的數據顯示,液晶電視廠商仍有近30家。寒冬的洗牌,讓部分廠商開始掉隊,比如,3月份業界就盛傳某電視廠商拖欠供應商貨款,一些互聯網電視廠商的市場份額更是急劇下滑。受面板價格上升影響,2017年中國整體彩電市場甚至出現了小幅下滑。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智能電視爭奪戰中,量子點QLED顯示技術以更低的成本、更長的壽命、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色彩并實現更低的功耗等優勢高速發展,市場對量子點電視的到來充滿了熱情。2017年,中國量子點電視銷量超過20萬。量子點電視作為新興的技術力量,又該如何搶奪用戶心智,讓自己在智能電視市場,甚至是家庭娛樂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1.消費分級,不做“大而全”
自2014年起,多家零售企業便喊出了消費升級的口號,即消費者不再以價格作為購買商品的衡量標準,而是以質量、使用體驗、品牌、消費體驗、品味展示等作為主要衡量標準,比如網易嚴選、京東京造、淘寶心選、蘇寧極物等,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品質。
2017年,業界又開始出現了以拼多多為樣本的消費降級概念,在廣袤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北京的五環外地區,拼多多上的9.9元、19.9元商品居然也能獲得大量用戶的青睞。去年,拼多多平臺上的GMV近千億元。
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就像一個世界的兩個極端,彼此完全對立。
于商家而言,消費升級、消費降級更多的是零售業態的變化,商家不能單純的追消費升級/消費降低的概念,吸引用戶心智,才是上上之選。
對于電視廠商而言,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推出消費分級策略,即針對不同層級的消費者推出不同的產品,特別是量子點電視廠商,其本身產品定位就跟普通LED電視不一樣,就應該找到與自身匹配的用戶,不能只想要“大而全”,而應該做“小而美”。65寸及以上的量子點電視普遍售價在10000元以上,這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還是偏貴。
消費者經濟能力的不同,決定了消費水平的不同,如今,智能電視廠商更多集中在中低端競爭。中關村在線的數據顯示,價位在2000——6000元價位的電視產品有1104款,2000元以內的電視僅有295款,6000——10000元之間的電視為279款,10000元以上的電視為240款。顯然, 2000——6000元之間的手機廠商最多,而在10000元以內以及2000元以內競爭對手要少很多。
經濟能力越強的消費者,其對產品品質更加挑剔,不只是量子點顯示技術,還包括音箱、材質、設計、系統等各個方面。一些手機廠商經常用某個優勢來diss蘋果,但在綜合品質上,比蘋果還是要弱不少,這也是為何中高端用戶更喜歡蘋果的原因。
另外,經濟能力越強的消費者也更愿意嘗試新興的技術力量,高端市場才是量子點電視廠商應該關注的焦點。單純做“全民電視”用處并不大,中低端市場已經被各大廠商將利潤壓縮到極致,量子點電視進入中低端市場,只會陷入“價格戰”的僵局。
暢銷書《定位》里提到:由于空位太少,公司必須通過給已經占據人們心智的競爭對手重新定位來創建空位。量子點電視的定位就是主打高端市場,位于消費分級的頂層,不做“大而全”。
當然,一切都是建立在供應鏈的基礎之上,量子點電視本身也是需要升級迭代的,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量子點電視上也要有多元化的選擇,型號太少,肯定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走到消費者當中去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中國彩電市場2017的零售量規模為4752萬臺,量子點電視在總體電視的占比還非常小。這意味著量子點電視在宣傳策略上,必須匹配與之相對應的用戶才行,否則就是資源浪費,要想搶占用戶心智,就必須走到消費者當中,跟消費者近距離接觸才行。
近日,在TCL一場“新精英生活面對面”主題沙龍上,JINDESIGN 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金永生、DARA 品牌創始人蔣朋、Maxmarko 木美原創家具設計總監陳大瑞等新精英人群代表,一起品鑒了TCL X5原色量子點電視,并分享他們對“新精英”的理解。
JINDESIGN空間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金永生表示:“新精英人群視野更加開闊,不拘泥于傳統,自我而獨立,設計師的工作只是替他們實現可以承載另一個自己的空間,而非用概念去說服他們?!?/p>
北京簡一大理石瓷磚總經理周微微認為:“新精英人群懂生活,對自己的需求有明確認知。面對這樣的新精英,制造“場景”對于他們來說極為關鍵,如何能夠描繪出符合需求的場景,如何能夠用場景打動人心,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于量子點電視廠商來說,通過跟最有需求的消費者接觸,可以做到:
?、?通過聆聽消費者們的聲音,他們喜歡與否,來驗證廠商押注高端電視市場戰略的正確性;
?、?消費者吐露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消費理念后,電視廠商能夠實時做出設計、定價等方面的調整和規劃。DARA藝術總監蔣鵬表示:“電視最重要的還是設計要看著舒服,另外就是它本身的功能。電視回歸原本就是清晰度要高,色彩還原度等等,清晰度要高,誰也不希望看電影的時候體驗不好?!?/p>
?、?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沙龍活動能夠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到產品的魅力。另外,精英群體的社交關系也偏向于中高端,他們也會在各自的朋友圈中形成口碑傳播。
消費者參與電視廠商相關活動的同時,也會在心智中對電視廠商的品牌和產品留下更深的印象,這樣,當消費者有電視產品購買需求的時候,腦海里第一時間就會跳出這個品牌,購買該品牌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
3.成為第一
《定位》里提到了進入心智的捷徑——成為第一。用戶總是會記住行業第一的人/企業,比如NBA球星邁克爾?喬丹,比如第一家使用定速巡航的汽車廠商是奔馳,再比如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這些第一的“記錄”,都會有意/無意的被人們記住,個人獲得的是榮光,企業收獲的才是龐大的銷量和消費者的口碑,這也是為何眾多企業都擠破了頭也想做行業第一的原因。
2014年,TCL成為國內首家推出量子點電視的廠商,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其后,諸多廠商都加入了量子點電視行列,但都有點兒慢了,TCL已經連續16周蟬聯中國市場量子點電視銷量冠軍,這就是行業第一帶來的魅力。
智能手機市場,全面屏已成為所有電視廠商追逐的對象,而消費者也愿意為新的技術買單,iPhone X售價近萬元,消費者依然趨之若鶩。如今,智能電視市場上,量子點技術的運用,也讓智能電視整體從質上升了一個臺階,這對于電視廠商來說,顯然是大大的利好,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2017年銷量從300萬臺增加到600萬臺。在這場智能電視爭奪戰中,唯有率率先搶占用戶心智,才有可能饗食家庭娛樂的“盛宴”。
文/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