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近日正式發布首個AI醫學輔助診療開放平臺(簡稱AI輔診開放平臺),宣布開放旗下首款AI+醫療產品“騰訊覓影”的AI輔診引擎,助力醫院HIS系統、互聯網醫療服務實現智能化升級,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智慧醫療生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med/201806/786937.htm
“騰訊覓影”的AI輔診引擎也成為國內首個開放的醫療AI引擎。騰訊副總裁陳廣域表示,希望“騰訊覓影”能成為醫院和醫療信息化廠商的“工具箱”,助力醫療行業打造面向下一代智能醫療服務的“超級大腦”。
作為騰訊首個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醫學領域的產品,“騰訊覓影”具備AI醫學圖像分析和AI輔助診療兩項核心能力,與國內一百多家頂尖三甲醫院達成了合作。基于騰訊覓影在AI+醫療探索上取得的突破,國家科技部明確依托騰訊承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而此次騰訊發布首個AI輔診開放平臺,則是繼去年11月13日“騰訊覓影”首次發布AI輔助診療能力后,首次宣布開放“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未來,醫院、醫療信息化廠商可以通過開放的接口使用“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定制化打造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智能化醫療服務。
據介紹,“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通過模擬醫生的成長學習、積累醫學診斷能力,能輔助醫生診斷、預測700多種疾病覆蓋全學科,涵蓋了醫院門診90%的高頻診斷。與人類醫生的學習路徑相似,“騰訊覓影” AI輔診引擎也遵循類似的學習過程:醫科學生的成長經歷了熟讀醫學書籍的積累期,臨床實習的診斷技能提升期,以及大量臨床實踐的醫生期,才有可能成為醫學專家。
據騰訊相關負責人介紹,“騰訊覓影”的AI輔診能力成長也經了三個階段。首先,運用騰訊AI?Lab廣泛應用在騰訊服務中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學習、理解和歸納權威醫學書籍文獻、診療指南和病歷等醫療信息,自動構建出一張“醫學知識圖譜”;然后,基于病歷檢索推理和知識圖譜推理知識,建立診斷模型;最后,在人類醫學專家的校驗下,優化診斷模型。
自去年11月13日首次發布AI輔診能力以來,“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也迎來了能力的升級:目前其儲備了約50萬醫學術語庫,超過20萬醫學標注數據庫,超過100萬術語關系規則庫,超過1000萬健康知識庫,超過8000萬高質量醫療知識庫以及超過1億的開放醫療百科數據,涵蓋了絕大部分對外公開的權威醫學知識庫。
通過開放接口, 醫療信息化廠商可以將“騰訊覓影”AI輔診引擎與醫院的HIS系統融合,讓醫院HIS系統具備AI輔診能力,實現醫院內部數據與應用的共享共通,實現醫院HIS的智能化。其中,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CDSS)應用AI輔診能力后,將輔助醫生提升對常見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和效率,并為醫生提供智能問診、參考診斷、治療方案參考、意圖分析、輔助知識庫和結構化電子病歷等輔助決策服務。
在騰訊AI輔診開放平臺的發布現場,騰訊還分別與智業軟件、山東順能、廣州海鶿、金蝶醫療、健康160等醫療信息化廠商及其合作醫療機構簽署了人工智能戰略合作協議。據悉,上述五家醫療信息化廠商服務醫療機構近千家,在國內醫院HIS系統及移動醫療服務市場占據領先位置。此次多方合作簽約中,包括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寶安中醫院集團、深圳市薩米醫療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寶安區婦幼保健院、龍崗區婦幼保健院等將成為騰訊AI輔診開放平臺的合作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