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G語音通信逐步演進到4G的數字服務,如今我們站在了又一個變革的邊緣。上個月,電信標準組織3GPP全會批準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 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再加上去年12月完成制定的5G第一階段標準,這也就意味著首個真正完成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運營商、設備廠商等將進入產業全面沖刺的新階段。
業內預計,到2019年,5G將實現商業部署。
高通工程技術高級副總裁馬德嘉博士(Dr. Durga Prasad Malladi)
“所有的通信系統要通過5G來融為一體,這會給整個業界帶來革命。”高通工程技術高級副總裁馬德嘉博士(Dr. Durga Prasad Malladi)表示。在5G來臨前的窗口期,為了推動5G商業化在2019年成為現實,接下來不到半年時間高通將會開展更多的測試研究。預計從2019年開始,5G商用將會有更多的里程碑事件出現。
5G第一階段標準的制定已經完成,它包括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NSA是指一臺設備可以連接4G和5G兩種網絡,這種部署方式更快更容易。SA組網的特點是不依托于4G網絡,其核心網是全新的5G網絡,在SA架構之下,5G在速度等方面的優勢將更好發揮。其中,SA是中國更為重視的標準體系,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則更傾向于NSA。
5G網絡除了高速率,還具備低時延和高可靠性的特點,能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工廠、自動駕駛、終端側人工智能等領域。在談到5G商用時,業內經常會提及這三個方面的服務:增強移動寬帶、關鍵業務型服務以及海量物聯網。針對這些方面,高通進行了大量的5G相關基礎技術研究,其中包括OFDM波形、毫米波技術、自包含時隙結構、信道編碼技術、Polar編碼和大規模MIMO技術等方面。
同時,高通提前多年在5G方面的布局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突破。
2017年11月,高通與中興通訊、中國移動宣布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個基于3GPP R15標準的端到端5G新空口(5G NR)系統互通(IoDT)。同年12月,高通與愛立信聯合全球多家運營商聯合展示了符合全球3GPP非獨立5G新空口標準的多廠商互通連接。而在今年2月,高通又展示了與其他合作伙伴,包括華為、諾基亞、三星在內的五家設備廠商完成的基于3GPP R15標準的5G新空口互操作性測試。
這些都是全球領先的,高通與整個生態系統根據5G NR標準所開展的合作,也是其推動5G在2019年走向商業化和大規模部署的重要貢獻。據馬德嘉博士介紹,高通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合作伙伴包括了超過20個電信運營商,以及多于18個手機和終端制造商。在2018年1月底,部分中國運營商以及手機制造商便已經確定采用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用于5G商用測試和產品設計。
馬德嘉表示,5G時代跟以前很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很多垂直工業的企業對無線通信以及5G技術知之甚少。因此高通在和它們進行合作時,一方面需要教育這些垂直行業的客戶,告訴他們5G來了以后可以做什么;另一方面高通也需要從他們那里得到反饋,了解到他們需要什么。“這一點在以前3G、4G時期是不需要的,我個人對此非常感興趣。”馬德嘉說。
他認為,從現在到2019年5G商用實現之前的這段時間中,更多的合作將會基于5G的測試與商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