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4日,日本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11號艇“凰龍”號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
據日本防衛省以及多家日本媒體發布的圖片顯示,這艘蒼龍級潛艇是第11艘蒼龍級潛艇,舷號511號,被命名為“凰龍(おうりゅう)”號。該潛艇是蒼龍級潛艇中首艘使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
蒼龍級潛艇也被稱為“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新銳的潛艇類型。該潛艇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該潛艇在設計之初,以其“鋰離子電池推進”為噱頭,作為一種獨立于大多數常規潛艇使用的斯特林無空氣推進系統而獲得極大關注,但前幾艘蒼龍級仍然和世界其他AIP常規潛艇類似,采用瑞典斯特林系統。而這艘下水的潛艇是首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
與前10艘“蒼龍”級潛艇相比,“凰龍”號最大不同之處是采用鋰離子電池替代了鉛酸蓄電池,同時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該電池的潛艇。根據公開信息,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比鉛酸電池高數倍,同體積的鋰離子電池蓄電量比鉛酸多3倍以上。在同等體積上,既減輕重量又增加了潛艇的電能,這種特點使之特別適合在潛艇上使用,有利于增加潛艇的總能量。
分析指出,換裝鋰離子電池的“鳳龍”號水下續航力和安靜性將進一步提高,綜合作戰能力更強,同時還擔負著為日本下一代潛艇鋰離子電池試驗探索的任務。而“蒼龍”級潛艇是日本二戰后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約4200噸,在動力方面,“蒼龍”級潛艇采用了斯特林AIP發動機,可以在水下航行兩周之久,水上最大航速13節,潛航速度為20節,水下續航時間比未裝備AIP系統的常規潛艇高約5倍,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在武器方面“蒼龍”級的配置堪稱“豪華”,配備了先進的綜合聲吶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艇載武器。潛艇配備了6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不僅可以發射日本研制的89式重型魚雷,也可以發射美國研制的“魚叉”潛射反艦導彈,總共可以攜帶20枚魚雷或導彈。此外,該潛艇也擁有水雷部署能力,可以阻止敵人進入特定海域。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此前刊文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亞洲最強的海上力量。日本正在建立一支數量達到22艘的潛艇部隊,希望借此抗衡實力不斷提升的中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