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布《人工智能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對人工智能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和在我國的專利申請數據進行了科學統計和深入分析。這份報告中最大的亮點當屬中國超越美國日本,成為申請AI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百度成為國內申請AI專利最多的申請人,IBM成為美國人工智能專利的領頭羊。
近兩年,人工智能技術在國內的蓬勃發展,一些研究機構對國內外的技術現狀進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分析指出還沒有一項研究是專門從專利技術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的,而對于業內的企業來說,專利技術是反映真正技術實力的重要指標。
本報告中的數據以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CNABS)和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DWPI)作為數據來源,在此基礎上,使用專利分類號對結果加以限制,最終得到本報告的研究數據。截至10月中,在DWPI數據庫中,對人工智能領域在世界范圍內的專利申請進行檢索,共獲得專利申請180617件,在CNABS數據庫中,共獲得專利申請105528件。
在報告中,中國以專利申請量76876位居榜首,其余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地區依次為美國、日本、韓國、歐洲、德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地區、加拿大和印度。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在我國迎來了空前的熱度。十年來,中國進行專利申請的年度增長率明顯增高,尤其是最近兩年,幾乎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而且沒有減緩的跡象。
此外,課題組對人工智能領域主要申請人的申請量進行了統計,得到申請量排名前五的申請人依次為百度(2368件)、中國科學院(2036件)、微軟(1648件)、騰訊(1168件)和三星(1047件)。
報告中主要選取人工智能領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幾個技術分支作為研究對象,包括:機器學習和基礎算法、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薦、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自動駕駛及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識別。
總體而言,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形勢值得稱贊,各企業要緊跟發展趨勢,創造更多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