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放大招,招招“致命”。
和娛樂圈不同,“楊冪劉愷威離婚”只是讓某些人不再相信愛情。而科技圈的大招一旦放出,往往意味著“友商”無法安心過好這個新年。就比如聯想“首發”驍龍855(運行內存12GB),不僅在信息上震動了小米的神經,或許還有可能沖擊小米的銷量。
畢竟常程可是在Z5 ProGT 855版發布時就放言,“未來5個月內,市面上都不會有同等殺傷力的競品出現?!?/p>
按照聯想的說法,他們將于1月24日開啟Z5 ProGT 855版手機的全平臺首銷。如此算來,留給小米的時間,已經不滿1個月了。
有關“首發”的扯皮
買手機看什么?
性能和價格。手機廠商也深知這一點。
拋開只用自己系統和芯片的蘋果,單從安卓手機看,CPU是唯一能夠為手機性能保駕護航的了。而其中,以驍龍800系列為標配的高端手機市場,則是近年來競爭最為激烈也是最能展現手機廠商實力的了。
如此一來,行業便開始默認,誰能“首發”最新款芯片,誰就可能在市場上占得先機。按照往常慣例,三星的S系列手機將拿到“國際首發”權,而“國內首發”,則非小米莫屬。
無論是2017年的小米6首發驍龍835,還是2018年的小米8首發驍龍845,小米數字系列手機國內首發最新款驍龍高端系列芯片已成行業“潛規則”。
從以往小米的發布節奏看,其應該會在農歷春節之后不久,也就是最早在3月,最晚在5月召開新春發布會,正式發布搭載驍龍855的小米9系列手機,并在發布會上大夸特夸驍龍855的跑分,再“順便”提一句“我們是首發”。
但任小米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這次竟被外界普遍不看好的聯想手機截了糊,還提前了3個多月。
要知道,驍龍855可是在本月初才剛剛發布,預計到明年2月,才會搭載在三星S10系列手機上,于MWC上完成首秀,并于3月登陸全球市場。而與此同時,小米也將在3月進行國內首發,并快速鋪貨與三星正面較量。
Z5Pro GT 855版明年1月24日正式開售,這意味著,今年的驍龍855,在發布不到2個月就將商用終端送入了市場,這是高通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
這也不禁讓人疑問,聯想憑什么能打敗小米甚至三星,摘得驍龍855全球首發權?這就連高通官方,都出來發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微博,還直接@了小米手機。重點劃下來,“FIRST”最為亮眼。
如此一來,聯想質疑者更多,有關Z5 Pro GT 855版是PPT手機的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為此,聯想手機猛的站出來,又劃了一波重點:BLOOD。換句話就是,小米現在拿出來的只是樣機,有何競爭力可言。要知道,常程可是在發布會上直接亮出了真機的。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5月初,聯想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前夕,常程曾和聯想高級副總裁喬建一起,在聯想總部會見了來訪的高通高級副總裁、美洲區銷售總裁Mike Finley。也就是說,聯想很有可能在7個月前就拿下了驍龍855的首發權。
扯皮扯到這一地步,已然讓吃瓜群眾摩拳擦掌,只等1月24號Z5 Pro GT 855版手機開售。當然,已經被聯想逼到這份上,小米還是有希望放手一搏,提前召開小米9發布會的。但是,出來的是不是Z5 Pro GT 855版同等運行內存規格的,就不得而知了。
說完了性能,我們再聊聊價格。這一點,小米似乎暫時占了上風。
價格戰,戰火已燃
8年前,雷軍“悄摸摸”的成立小米,在軟件上苦干了1年多時間,才終于在積累了大量粉絲的情況下,有膽子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手機。
憑借著彼時還十分新穎的互聯網直銷模式,小米在2011年的時候成功的將小米1的價格壓在了2000元內,創下了高端千元機開售僅一個小時時間,下單量就突破了5萬臺的記錄。
2013年,小米推出了旗下另一個品牌——紅米,主打百元機或千元機等低端機型。這一年年底,小米系列手機的出貨總量一路飆升至了2600萬臺。
要說“打價格戰”,恐怕在過去7年時間里,國內廠商無人能及小米。
去年5月,小米8正式發布的時候,起售價是2699元。而對比同樣搭載驍龍845的一加6,同等6G+64G規格,一加賣到了3199元,高出小米500元之多。
但聯想似乎想打破小米的“低價壟斷”。
目前,聯想Z5 Pro GT 855版手機的起售價已經出來了,6G+128G為2698元。雖然小米9尚在“胎中”,但即便是今年的小米8,起售價都在2699元,何況在存儲內存高了一倍的情況下,聯想的價格還是足以給明年的小米壓力的。
如果說,不能這么做猜測性對比,那我們來對比一下兩家的中端機價格。
在發布小米8時,小米8 SE也同場亮相。這款手機首發驍龍710,當時的4G+64G版售價是1700元。而聯想同樣搭載驍龍710的Z5s,后置三攝,4G+64G僅有1398元。
當然,僅CPU和內存不足以代表手機最終性能。但這場價格戰打到這,手機市場競爭之“慘烈”也可見一斑。
現今的用戶,再也不會“淳樸”地認為“一分價錢就該只買一分貨”,而是只認“物美價廉”。就連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庫克,都不得不在用戶“集體反抗”iPhone XR和iPhone XS高價的壓力下,推出了蘋果史上最大降價優惠:以舊換新,零售店最高可抵2100元。
后來者難居上,明年手機廠商看綜合實力
可能常程并不想讓別人說,聯想手機是個后來者。但事實就是如此。
其實,準確來說,聯想并不是一個后來者。早在2002年,其就發布了第一款國產自主研發的GSM手機。但當時聯想重心仍在PC業務上,且內部高層,也就是楊元慶和郭為的分歧較大,加之2004年收購了IBM PC業務,更無法將精力分給市場尚不明朗的手機了。2008年1月,聯想手機被作價1億美元剝離了出去。
1年后,楊元慶重掌CEO大權。彼時,3G網絡和iPhone 4已然已經掀起了一場智能手機革命。在商機面前,2009年11月,聯想又以現金和聯想股份作價2億美元,回購了被被剝離出去的手機業務,但其依舊流于海外。
此后,聯想手機在2014年達到過一次高峰,也就是收購了摩托羅拉。只是這張好牌被聯想打爛了。這一年,聯想將常程調去了神奇工場,又在2016年和2017年,在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競爭白熱化之際,先后做了兩次重大戰略調整:
2016年,采用“去聯想化”戰略,只保留ZUK和Moto,去除VIBE和聯想,只攻國內外中高端市場市場;
2017年,取消ZUK,只留聯想和Moto兩個品牌,Moto主打高端市場,聯想主打性價比。
兩年內,在業務部分分居國內、海外的情況下,完全不一樣的打法徹底讓聯想陷入敗局。
2018年,昔日的互聯網巨頭終于愿意降低姿態,以“重新入局者”的身份極盡全力的擠入主流智能手機市場,從一開始在低、中段機層面與中小廠商廝殺,到現在在高端機層面與小米正面競爭,無一不表明聯想的急迫性。
可以看到,2018年,在常程重新回歸之后,聯想在手機產品線上的節奏明顯加快,Z5、S5 Pro、Z5 Pro、Z5s、Z5 Pro 855......半年內這么多款手機集中發布,在聯想是從未有過的。但產品線依舊很混亂。
常程一直喜歡說“神U”這個詞,無論是驍龍660還是驍龍710,在他看來都是一代“神U”,仿佛這樣就可以為聯想手機加碼。又或許,他只是有點“心虛”,因為聯想手機一開始拿不到高通高端芯片的使用權,但現在,驍龍855已然是他口中的新一代“神U”了。
但重新入局的“后來者”,終究還是落后了。
僅就小米手機而言,其口碑是米粉8年來口口相傳積淀而來的,今年下半年更是和美圖達成長期合作,在智能拍照方面再下一城。加之從2013年開始,小米就全面開啟了生態鏈計劃,更于今年發布AIoT計劃,打下了智能硬件市場半壁江山,儼然已有朝頭部互聯網公司進軍的架勢。
除此之外,相較于從海外吃力回歸的聯想,小米的海外市場已形成一定格局。從其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看,今年第三季度,其海外營收達223億,同比增112.7%,占總營收的43.9%。
而除小米外,華為消費者業務表現也極為強勁,今天更是高調宣布華為全年手機銷量已突破2億臺,其中高端機P20系列上市以來全球發貨量超過1600萬臺,Mate20系列上市僅兩個月發貨量就突破了500萬臺。
同樣走高端機市場的一加方面,劉作虎宣布進軍智能家居市場顯然也不是鬧著玩的。手機除外,生態已然成為純手機廠商未來發展戰略中重要一環。
此時的聯想,即便首發了驍龍855、壓低了價格、狂發新品,但看上去卻像是一個和大人爭糖果的孩子,尚為稚嫩。如果常程愿意再修煉個3年,聯想也愿意全力支持,或許到時就真的能成為小米的“友商”了吧。
說到這里,只想問一句,“小米,1個月內能開發布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