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AI熱潮仍在持續,在巨頭及初創公司努力下,AI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活中,比如你可能已經開始刷臉進入小區,或者你樓下的便利店已經無人看守。
2019年1月6日,上海市公安局總結2018年全市公安工作,統計顯示,全市2700余個建成智能安防系統的小區去年全部實現“零案發”,3500余棟建成智能消防感知系統的高層建筑全部實現“零火災”。
煙感報警、智能門禁、智能消防感知……近年來,老舊小區里智能安防設備越來越多,居民安全感越來越強。
目前,我國老舊小區設施普遍比較陳舊,未形成完善的功能體系,消防安全風險大、小區盜竊頻發、停車困難,這是老舊社區通病,極大影響了居民生活。這些老舊小區的數量已經非常龐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年左右的住宅小區達到了三萬多個,而隨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這一數據還在繼續增長。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地方將人工智能與智慧小區相融合,探索老舊小區新形態。
老舊小區智慧化改造,安防是重中之重,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主要體現在統籌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社區人員管控公安聯網、社區實有人口管理、社區車輛出入管控聯網、系統集成應用、可視化運維管理六大方面,為老舊小區筑起一道無形“圍墻”。
除上海外,湖北、北京、浙江等地也已開展智慧安防社區建設。
2018年10月12日,湖北省住建廳和省質監局聯合發布《智慧社區智慧家庭入戶設備通信及控制總線通用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提出普通商品房小區、高檔小區、還建小區及待改造的老舊小區以及利用小區空閑房源開展的養老、旅游等行業機構,都要配套建立“小區安全防范預警綜合管理系統”。
同年,北京朝陽區將在43個街鄉建設57個全要素小區,并計劃逐年擴大推進范圍,通過電子巡更系統,將298個公共區域攝像頭和45家社會單位攝像頭納入社會治理平臺,實時監控、統一調配、及時處置,實現社區智慧安防,全區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服務設施得到了完善補充。
浙江省溫州市于2017年開展智慧安防社區(村居)建設,通過覆蓋全小區的智能采集終端動態捕捉著進出小區的人、車、物信息,并把數據通過網絡實時傳送到社區安防云平臺這個“超級大腦”。截至2018年,溫州全市已建成一百多個智慧安防小區。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不僅是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在此前提下,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將使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充分滿足住戶對生活安全與便捷性的需求。所以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將成為我國住宅建設功能改善和提高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推動力,同時也是推動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一劑“良藥”。
結語:散布于市區各個角落的老舊小區不應該被遺忘。城市要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將安防或其它基礎設施缺損嚴重的老舊小區納入城市改造的優先對象,通過維護保留、修繕改造、功能重塑和拆遷重建等不同方式,讓老舊小區煥發新顏,成為市民的宜居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