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等領域應用廣泛,未來隨著物聯網、自動駕駛等創新應用的快速發展,市場對MCU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據IC Insights預測,到2020年,全球MCU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中國的市場規模或將突破500億元,發展潛力巨大。為了滿足應用需求,MCU產品也從8位演進到16位、32位,但是價格卻在下降,芯片供應商如何避免陷入價格戰?在產品研發上又有怎樣的策略?針對這些問題,與非網采訪了瑞薩電子中國產業解決方案中心工業和家電部部長譚紹鵬先生。
針對MCU產品的創新問題,譚紹鵬表示,“隨著IOT市場的爆發,越來越多的終端接入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隨之而來,各種創新型或革命性的應用也會雨后春筍般出現。然而,我們還是得回歸一些根本問題,比如數據安全性問題(數據加密)、實時性問題(控制反饋實時性)以及功耗問題等。這為未來MCU迭代或創新帶來新的機會,也是我們瑞薩電子MCU產品解決方案的出發點。”
瑞薩電子中國產業解決方案中心工業和家電部部長譚紹鵬
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同時開發差異化產品
瑞薩電子在中國市場已經耕耘多年,特別是MCU產品線,已經覆蓋了8位、16位和32位。根據不同行業用戶對系統的特殊需求,瑞薩電子在產品開發時,就同時考慮到了如何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譚紹鵬指出,“瑞薩電子更關注,如何在同質性相對較強的MCU產品上做到差異化。”
因此,2019 年將瑞薩電子針對不同的行業,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在馬達控制方面,最近推出了耐高溫的MCU系列產品: RX24U和RX24G,隨后也將推出針對DC FAN馬達控制的RX13T等新產品;在工業自動化方面,基于Synergy平臺的S1JA傳感器IO-LINK解決方案也即將發布。
瑞薩電子更愿意站在客戶角度考慮,依托瑞薩電子的核心技術、本地化的服務支持中國企業開發出創新型的產品,幫助中國本土企業建立其核心競爭力,引領國際IOT 的潮流。為此,瑞薩電子不遺余力的致力于:產品差異化開發;配套的系統級的應用解決方案以及相關工具的開發;合作伙伴等生態鏈的完善;減少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縮縮短客戶開發周期。
抓住AI、自動駕駛等新的市場機遇
人工智能、自動駕駛、AIOT是當前中國市場熱門的話題,隨著大數據應用的發展,如何解決有效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實時操作、智能控制,并降低終端設備的功耗等問題迫在眉睫。為此,瑞薩電子提倡終端嵌入式人工智能(Embedd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AI) + DRP(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的解決方案。
鑒于該嵌入式技術,瑞薩電子幫助客戶實現終端智能化,特別針對實時性(<100毫秒級)要求高的應用場合,并減少大量數據分析處理導致的網絡擁擠。另外一方面,配合瑞薩電子獨有的DRP技術,在相同功耗的前提下,整個終端設備的運算性能比普通DSP,CPU或FPGA提升百倍甚至千倍的OPS (Operation per second).反之,亦即,在相同運算能力前提下,我們的E-AI + DRP 解決方案的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