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格力這次做洗衣機業務倒沒有大事宣傳,而是以巨額的投資邁出了這一步,據報道指它投資50億元的成都產業園動工,這將是格力首個洗衣機生產基地,希望以實實在在的腳步證明它正在向6000億營收的目標前進,不過柏穎科技認為僅靠建設工廠就想在洗衣機市場分羹,并不容易,甚至可能重蹈手機業務覆轍。
格力這次做洗衣機業務倒沒有大事宣傳,而是以巨額的投資邁出了這一步,據報道指它投資50億元的成都產業園動工,這將是格力首個洗衣機生產基地,希望以實實在在的腳步證明它正在向6000億營收的目標前進,不過柏穎科技認為僅靠建設工廠就想在洗衣機市場分羹,并不容易,甚至可能重蹈手機業務覆轍。
以格力的直接競爭對手美的為例,美的開展業務多元化已有多年,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非空調業務的收入占比超過五成,在小家電、冰洗等行業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美的在洗衣機市場努力多年,但是至2018年上半年其市場份額也僅位居國內第三名,而且市場份額并不占優勢,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洗衣機市場份額前三名分別為海爾、小天鵝、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5%、17.2%、9.3%,可見美的要在洗衣機市場后來居上并不容易。
最終美的還是使出了它慣用的絕招,在數年前就已投資小天鵝,并在去年最終合并小天鵝,通過這種方式迅速取得了國內洗衣機市場份額第二名的位置。隨著美的正式合并小天鵝,國內洗衣機市場形成了海爾、美的兩大巨頭的格局,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已高達57%。
回顧國內這十多年的發展,各行業都顯示出強者恒強,后來者往往很難改變市場格局,面對如今洗衣機市場已形成海爾、美的兩大巨頭的局面,格力要想從中殺出一條路,談何容易?
格力洗衣機業務會不會重蹈手機業務覆轍
格力在洗衣機市場的做法有點類似其手機業務的做法,不是先打市場,進行廣泛的營銷,而是強調自己的制造能力,然而手機市場與其所取得成功的空調業務有巨大的差別,手機更強調設計、軟件等方面,而空調是傻大黑粗的產品,脫離現實的格力手機最終只是其董事長董明珠口中的成功。
如今格力進軍洗衣機市場同樣采取了類似的辦法,先行建設巨大的洗衣機工廠,50億的投資不可謂不大,凸顯出它在洗衣機市場發力的決心,這種制造先行的做法值得商榷。
或許洗衣機與手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將洗衣機業務與格力發展多年的小家電、冰箱業務做對比就或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參考。格力本以為可以憑借其巨大的線下渠道,以及小家電和冰箱業務與空調業務有較大的關聯性發展這兩類產品,然而至2017年其公布的業績顯示生活電器的營收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僅為1.6%,凸顯出其業務多元化發展的艱難。
由于冰箱業務發展始終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果,到去年格力終于還是如美的一樣,用收購的辦法,將與它關聯密切的晶弘冰箱合并,一舉邁入冰箱年銷量百萬的門檻。
柏穎科技認為,格力發展洗衣機業務其實采用收購的辦法更合適,畢竟它賬上有千億現金,而在海爾、美的和外資洗衣機的擠壓下,中小洗衣機品牌的發展日漸艱難,在此時收購一些中小品牌的國產洗衣機企業,再依托格力的資金、渠道等優勢迅速在洗衣機市場擴張,比它當下從零起步要好得多,這也更有助于盡早實現6000億的營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