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界動態 > 互聯網醫療下半場:AI求解

互聯網醫療下半場:AI求解

2019-05-05

  自2011年春雨醫生成立以來,互聯網醫療走過了8年時間。

  2016年之前,人們通過互聯網連接起醫療的一切,伴隨而來的是流量的快速增長和獨角獸企業的出現。2016年前后,微醫用戶近1.2 億,平安好醫生用戶近1 億,春雨醫生近9000 萬用戶。以它們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一路崛起。

  然而,手握流量的巨頭們依舊面臨的是變現難題。2017年,互聯網醫療玩家兵分兩路,微醫、好大夫在線等一路扎堆銀川,搭建互聯網醫院;另一路杏仁醫生、丁香園等則布局基層診所,搶占線下流量入口。

  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讓不少互聯網醫療的創業者們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國的醫療問題主要在于基層,而基層最大的問題醫療資源稀缺,‘連接’解決不了核心供給問題,人工智能或許可以。”一位互聯網醫療創業者說。

  注: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采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流量變現困局難解

  4月24日,醫療服務平臺“企鵝杏仁”宣布完成2.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騰訊、基匯資本聯合領投, 跟投者也甚多,包括招銀國際、嘉實財富、中俄投資基金、紅杉中國、盛世景集團、中航信托等知名機構。

  據悉,該輪融資完成后,“企鵝杏仁”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這也是線下診所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備受業內矚目。

  “企鵝杏仁”上一次引發業內關注是8個月前,“企鵝醫生”和“杏仁醫生”對外“官宣”合并。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是“抱團取暖”。 杏仁醫生具備醫生工具功能,與企鵝診所共同布局線下共享診所。

  資本加持背后,依舊是互聯網醫療面臨的流量變現難題。互聯網醫療平臺通過各種方法雖然獲得了流量,但是算一筆賬,用戶的滲透率和轉換率、客單價上不去,會持續虧損。一方面,線上問診不是高頻行為;另一方面,線上的消費場景意味著消費不會收到多貴。從線上展開布局,進而延伸到線下,成為一些早期互聯網醫療公司轉型的首選。

  1557056094597800.jpeg

  2019年易觀發布最新一期(3月)App Top 1000榜單。3月,醫療領域APP共有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微醫3家App進入榜單。

  從2011年春雨醫生探路線上問診以來,互聯網醫療走過了8年。“2016年那一波主要聚焦在用流量思維去切這個市場,再反過來整合線下。所謂流量的階段,準確來說它是失敗的。”優麥科技創始人常江說。

  2014年也被稱為互聯網醫療創業元年。彼時,互聯網醫療風口正盛。這一年,融資過億元的醫療相關項目超過27起,通過認證的移動醫療App逾2000款。

  1557056095851932.jpeg

  2014年互聯網創新公司融資起數猛增(數據來源:動脈網)

  優麥科技的常江是2015年入局的。當年底,在皮膚科領域深耕11年的常江產生了創業的想法。他回憶,包括自己在內的大多數創業者都抱有這樣一個想法:中國人口基數大,漏斗頂端的流量足夠大。在自己和團隊熟悉的皮膚醫療領域,有著較為明晰的痛點和需求亟待解決。以互聯網手段服務于皮膚領域,常江看到了機遇。

  然而,2016年前后國內股市崩塌,資本收緊。融不到錢,企業前期瘋狂燒錢的模式難以為繼,移動醫療賽道也由熱轉冷。常江的團隊融資之路并不順利,“溝通了幾個月,本來融資都差不多定下來了,卻發現整個移動醫療行業突然‘移不動’了,資方也退縮了。”

  2016年,在市場上線上問診、預約掛號等純在線提供醫療服務的模式被證偽。一位互聯網醫療從業人士分析,流量思維的邏輯是平臺獲得一個客戶是20塊錢的成本,企業要做的是,用戶具備黏性后,可能再消費100元。但是,在低頻的線上診療場景下,用戶很難繼續進行下一步的治療,或者轉到線下就醫場景,這個商業邏輯不成立,因此資本對這個方向產生懷疑。

  互聯網產品有兩個大的特點,第一個是標準化的產品,服務可標準化;第二個是高頻的行為,比如典型的點外賣、打車等行為。但是,醫療行為和和用戶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行為相比,低頻,非標準化,互聯網特性并不強,不具備傳統互聯網產品爆發性成長的機會。

  當時不少入局企業都是用互聯網思維做醫療,對于流量入口過分迷戀。智能放療AI與云服務提供商連心醫療創始人章樺介紹,“那時有一種觀點就是先上車后買票,大家都是燒錢把用戶抓到平臺上來。大家普遍有這樣一種期望,一旦通過資本形成了這個模式之后,所謂不合規問題是可以通過資本倒逼政策改變的。“

  在章樺看來,在本質上,互聯網醫療的上半場只解決了一個連接的問題,“當時大部分模式都是把這些跟醫療相關資源連接起來。大部分產品只是信息流的聚合和傳播”。

  其中,包括醫生與患者的連接,如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平安好醫生等線上輕問診模式的公司,以及名醫主刀、會診幫等專家飛刀模式,看中醫等移動門診模式;醫院與患者連接,掛號網、就醫160 等線上預約就診模式,以及后續跟進的公立醫院app 及微信公眾號模式;以及醫生與醫生的連接,丁香園、醫聯等醫生社區等模式。

  “連接”后,相伴而來的是流量的快速增長和獨角獸企業的出現。就醫160(后升級為“健康160”)、春雨好醫生、好大夫在線、微醫、丁香醫生都是資本追逐的方向。

  然而,互聯網醫療行業通過連接的方式,并未真正解決醫療資源稀缺、用戶看病難貴的問題。多位醫療從業者表示,我國醫療根本性的問題就是醫療資源本身不均衡,本身供給不足,醫生資源稀缺。通過建立連接,只是部分解決了一些不均衡的問題,但醫療資源本身的稀缺性問題依然存在。“供給還是那么多,市場未加大供給。”章樺說。

  一個醫療App無法解決用戶看病難的問題,其商業價值與想象中有差異,投資機構不活躍了,業務發展不起來了,整個賽道隨之漸失光彩。

  “即便在資本寒冬,資本也一直在尋找‘出口’,創業公司則在尋找更合適的商業模式。”常江坦言。走過三年多的創業之路,他和團隊覺得自己“還算幸運,至少我們從寒潮中扛過來了”。

  互聯網醫療下半場:AI求解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章樺覺得互聯網醫療創業的風開始吹向了人工智能。

  “因為連接只是解決了核心資源供給和再分配的問題,比如患者以前找不到這個醫生,現在他在網上找到醫生了。而人工智能從技術層面解決了一個規模供給的根本性問題。當醫療資源不再稀缺之后,問題才能迎刃而解。”章樺說。

  很多腫瘤患者只要有錢都會去最好的醫院治療,因為那里有最先進的設備和最有經驗的醫生。實際上,人工智能通過把專家的知識、經驗轉化成算法,產生的結果就是可以代替人做決策的能力。當算法到達一定的準確度后,它比人精確得多。相對人來說,技術更加確定、可控。

  章樺介紹,以前醫生在一個領域里對某種病有新的認知后,他可能會花一輩子的時間形成著作,把經驗總結成一些知識,希望后來者來學習,這是一種傳統的知識的積累和傳播的方式,人工智能開始改變這種方式。本質上,人工智能不是去代替人,而是改變人去掌握積累知識的途徑。

  現在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針對某個場景做判斷、識別、決策。對醫生賦能甚至代替這種醫療從業人員一些機械性行為,例如醫療診斷、藥品分發。

  核磁共振動脈硬化斑塊分析系統開發商斑塊視界創始人于眾曾表示,在國內,30%的成年人口有頸動脈斑塊,每年新發卒中患者在200萬~300萬左右。在這些有頸動脈斑塊的人群中,要想判斷他們究竟誰是高危,最切實的依據就是易損斑塊診斷檢查。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超聲、CTA、MRA等傳統檢查方法主要評估管腔狹窄情況,無法確診斑塊本身的性質和易損程度,誤診、漏診率高,只有具有多年經驗的醫生才能診斷準確。

  而斑塊視界的易損斑塊診斷技術則通過算法,降低斑塊診斷對于醫生經驗的依賴,對血管斑塊的成分進行自動的識別及定量分析。在其技術工具的輔助下,全國大多數的放射科醫生都可以準確完成斑塊易損性的診斷,準確率在95%以上。

  走在前邊的互聯網頭部玩家也早早在人工智能上布局。平安好醫生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自有醫療團隊”的組合提升用戶體驗。據媒體報道,其“AI Doctor”人工智能醫療系統由200多位人工智能專家組成的AI團隊研發,經過平安好醫生超4.1億人次咨詢數據的訓練強化,可以覆蓋超過3000種常見疾病。

  AI與醫療相結合的受益者是醫生,于是,不少創業者也選擇把目光轉到了醫院。

創業轉向:從患者到醫生

  2018年4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等。

  “這次互聯網醫療改革是以公立醫院的互聯網化作為契機。”新政策發布后,常江意識到,互聯網醫療的主導方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如果說之前還是資本和創

  “這次互聯網醫療改革是以公立醫院的互聯網化作為契機。”新政策發布后,常江意識到,互聯網醫療的主導方發生了變化。在他看來,如果說之前還是資本和創業者想借助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做醫患連接,現在則是公立醫院要成為實現互聯網化的主體。

  在互聯網醫療的浪潮中,醫療信息、服務中介“平臺”時代結束。在整個醫改和政策背景下,新技術的發展促使互聯網醫療產生了不同的商業模式,行業進入下半場。在這個階段,互聯網醫療的創業者們服務的主體開始變化。如果之前還是圍繞醫患,現在則轉向了醫院和醫生。

  事實上,常江和團隊走過一段彎路后,他們將目光更聚焦于醫生身上,圍繞醫生“醫教研”的需求進行布局。

  團隊先是打造了一款專注于皮膚科醫生的在線教育App——優麥醫生。在線上,發布視頻圖文、知識庫、直播課等;在線下,不定期進行場景直播,錄入課程。同時,優麥科技發布了首款黃色人種皮膚腫瘤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工具——優智AI。據常江介紹,目前平臺用戶數現已超過3萬,覆蓋了全國90%以上的皮膚科醫生。

  據《中國醫生/患者數字化生活報告2018》,42%的醫生認為人工智能會成為未來醫生診斷的輔助工具。

  章樺和他的團隊同樣也主要為醫生服務。他們的產品是通過向醫院放療科室、第三方影像與放療中心提供基于AI的器官自動勾畫、靶區勾畫、自適應放療計劃、放療質控等技術工具和云服務平臺,幫助腫瘤醫生提高治療的效率和質量。

  隨著互聯網醫療政策的逐漸放開,玩家們開始構建閉環,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模式也由輕變重。以微醫的“醫-藥-保”ACO 模式為代表,通過自建互聯網醫院、對接藥店(線下藥店和醫藥電商)、提供健康險,為用戶打造一體化的健康醫療服務;另一代表是自建線下全科診所的丁香園,招募和培養全科醫師隊伍、對接國家醫保和商業保險、線上線下整合醫療服務,打造連鎖全科診所。

  如今,在人工智能的技術浪潮下,哪些企業又能跑在前邊呢?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免费毛片 | 亚洲欧美天堂 | 欧美色图 亚洲 | 成人不卡在线 | 日韩影院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国产 | 性欧美video超清 | 久久福利|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不卡 | 2018天天干夜夜操 |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 在线观看韩国伦理片 | 操的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 天天艹| 手机在线你懂的 | 波多野野结衣1区二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国产特黄一级毛片特黄 | 娇小被黑人爆出水黑人复古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 韩国免费网站成人 | 青青草成人在线 | 一区精品在线 |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 |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 成年人免费网站 | 爽爽在线|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 男人女人真曰批的视频动态 |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 | 美国一级大黄一片免费网站 | 欧美成人一级 | 亚洲一区影院 | 五月综合激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