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大數據病歷庫與AI比照進行分析,可得出患者結節概率及大小等信息;借助智能介入手術機器人,手術醫生可實時對導管的位置和姿態進行準確調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業的今天,AI正為傳統醫療提供新的突破口。
“我們打造的AI輔診系統,基于真實的中國病例數據和訓練材料,建立了一整套智能化數據處理體系,更利于實現在中國人群及臨床個體病例的應用。”作為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零氪科技聯合創始人羅立剛說,目前該系統每日累計輔助醫生診斷1000例以上病人,準確率達90%,累積服務60萬名腫瘤患者。
在5月7日舉行的2019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總決賽上,零氪科技與福州大學聯合團隊在《大數據醫療—肝癌影像AI診斷》賽題中奪得冠軍。
事實上,從輔助診療到醫學研究,從醫院管理到藥物挖掘,AI正快速走入醫療服務場景。
在5月7日召開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健康分論壇上,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賢金表示,以大數據、5G高速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正加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特別是新興信息技術與健康醫療衛生行業的深度融合,深刻改變著傳統的醫療服務理念和健康管理模式。
中科院院士李蘭娟認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結合將為醫療領域帶來深刻的變化。她說,大數據分析可以發現許多疾病的規律和疾病治療、預防的標準,應將大數據作為人工智能分析的基本元素,在此基礎上進行智能診斷、智能醫藥、智能監管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