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軟銀集團宣布,旗下芯片制造商ARM將把其中國子公司51%的股份出售給中國投資者,作價7.75億美元。軟銀稱,ARM將把中國子公司“ARM中國”51%的股份出售給中國一個財團,該財團由金融投資者和ARM合作伙伴組成。
眾所周知,ARM的崛起還是對于技術創新的一種“替代”,因為它的架構的改變,讓智能手機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時代。當中國手機企業乃至中國制造業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時候,我們對于科技創新,對于芯片發展傾注了太多的關心,如今軟銀出售ARM中國股份,會不會帶來技術的一種延伸或者落地呢?相信很多人在意的是這個。那么軟銀會滿足市場的這種預判和需求嗎?
軟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筆交易將有助于ARM在中國市場尋找更多商機。軟銀稱:“ARM相信,該合資公司將幫助ARM在中國拓展商機?!痹摵腺Y公司將向中國公司授權半導體技術,并在中國開發ARM技術。很顯然,軟銀首先想到的是商機。至于半導體技術的授權,在中國市場的落地能否帶來技術的遷移其實還很難說。畢竟,軟銀表示,ARM將繼續從ARM中國公司獲得很大比例的授權、版權、軟件和服務營收。
軟銀表示,去年在中國設計的所有高級芯片中,約95%基于ARM技術,中國公司貢獻了ARM總銷售額的20%??梢訟RM技術的應用在中國市場的占比是非常大的,而中國市場給予ARM的回報也是巨大的,貢獻了五分之一的銷售額是真金白銀的源泉。軟銀中國將負責ARM與中國合作伙伴之間的所有授權和版稅業務。說白了,軟銀還是來賺錢的。還有消息稱,ARM中國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進行IPO,最快將在今年登陸國內A股市場。當然,這一點或許有點想多了。雖然中國資本市場的CDM大門會越來越敞開,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落地”資本市場,不過ARM中國想這么快在中國資本市場落地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兩年前,軟銀以243億英鎊(32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此后簽署協議將后者25%的股權出售給沙特支持的愿景基金,很顯然,軟銀也一直希望通過ARM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其實ARM在中國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尤其是隨著2025制造計劃的出爐,中國鼓勵私營公司的發展,并積極倡導國內企業能夠發明自有的核心技術來取代來自國外的核心技術。尤其是中興事件帶來的震撼,更是讓有關部門對于自有核心技術的看重。
而半導體技術的社會需求量,以及對于科技進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然讓其成為支柱的支柱,難以逾越。事實上,在2025制造計劃中,半導體技術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據麥肯錫稱,中國占全球集成電路需求量的45%,但進口量占其采購量的90%。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家支持發展國內芯片行業的基金已經籌集3000億元人民幣(合474 億美元)。這對于ARM來說,無疑是面臨的一種發展壓力。尤其是當中國企業開始“熱衷”于開發ARM設計的開源替代品的時候,ARM其實也很在意并“悄悄”地緊張。
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ARM中國出售股份給中國財團,可以被認為“它可以成為‘中國制造 2025’計劃的一部分?!碑吘购腺Y企業也可以看作是國內企業,尤其是中方資本占據控股位置的時候。不過,我們在意的是技術的落地,其實美國政府也在意這個。事實上,美國政府已經提出擔憂,他們擔心在合資公司里,國外公司的知識產權的面臨泄露給中國競爭對手的風險。不過,對于軟銀來說,顯然ARM中國不會存在著這種擔憂,因為,ARM中國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對半導體產品所產生的所有許可、版稅、軟件和服務等。并不存在著技術的轉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