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4-5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了第五屆東方經濟論壇,并分別在“俄羅斯與歐亞經濟聯盟在亞太地區:加強商業關系一體化關鍵因素和前景”與“能源的跨越發展:效率、創新、環境可持續性”兩場主題分論壇上發言。
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實現電網跨國跨洲互聯,打造全新能源體系,助力人類可持續發展,呼吁各方攜手建設東北亞能源互聯網,促進區域能源互聯互通與一體化發展。
劉振亞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能源生產清潔化、配置廣域化、消費電氣化的現代能源體系,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推動能源發展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全方位提高能源系統效率效益。在開發環節,統籌不同國家和地區資源差、時區差、季節差,實現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互補互濟、高效利用。在配置環節,發揮特高壓輸電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優勢,實現能源高效配置。在消費環節,推動能源消費向電為中心轉變,提高終端用能效率。
“東北亞能源互聯網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東北亞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振亞表示,俄羅斯遠東、蒙古和中國東北華北等地區清潔能源資源十分豐富,中、日、韓三國能源市場空間巨大,充分發揮資源與市場互補優勢,將促進俄羅斯、蒙古等國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為中、日、韓、朝等國提供清潔電力供應,實現各國合作共贏。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研究提出,構建東北亞能源互聯網的總體思路是加快開發俄羅斯遠東水電和風電、蒙古太陽能發電和風電、中國東北華北風電等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環渤海/北黃海、環日本海、環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連接蒙古南部至中國華北的“三環一橫”跨國聯網通道,形成“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多能互補”的能源發展新格局。到2050年,東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投資2.7萬億美元,創造就業崗位超過2400萬個,年跨國電力貿易規模可達5500億千瓦時。
近年來,東北亞能源互聯網建設已取得階段性進展。2016年3月,中、韓、日、俄四國企業簽署東北亞電力互聯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東北亞電網互聯,目前中-韓聯網項目已完成預可研工作。2018年10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發布《東北亞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報告》,為構建東北亞能源互聯網,拓展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合作提供了行動路線圖。2019年4月,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到訪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北京總部,表示蒙古國支持推動東北亞電網互聯互通,正在積極與相關國際組織、銀行等開展合作,共同推動項目規劃與建設,力爭聯網工程早日落地。
2015年9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大倡議,為促進世界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和廣泛響應。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成立,這是由中國發起成立的首個能源領域國際組織,旨在全方位宣傳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服務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