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周一宣布,將收購RF360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的剩余權益。RF360控股公司是高通和TDK株式會社于2017年2月成立的合資公司,生產射頻前端(RFFE)濾波器。高通稱,包括最初投資、向TDK支付的款項以及發展義務在內,這筆交易的總收購價約為31億美元。今年8月份,TDK在RF360的剩余權益價值為11.5億美元。
31億買來20多年技術積累
濾波器產品的難點一方面在于技術壁壘,另一方面在于技術產權保護,由于TDK在濾波器市場擁有絕對的優勢地位,所以高通選擇了與TDK成立合資公司來拉近與射頻芯片領導品牌為思佳訊和Qorvo的距離,新公司吸收了 TDK在 SAW/BAW濾波器領域的技術積累,可以讓高通在無線手機芯片的產品更加完整,并且將這些技術應用到機器人,汽車以及無人機市場,從而擴大高通自身的版圖,在RF360成立的前后腳功夫,高通就拿下了奧迪汽車的訂單。
根據資料顯示,RF360成立之初,高通公司將持有該公司51%的股份,TDK子公司將持有剩余股份,并且從一開始的合約中就規定,在建廠后的30個月內,高通可以買下下TDK所持有的股權,所以高通先合作再收購,最后將技術收入囊中成為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通過此次收購,高通獲得了射頻前端濾波技術領域二十多年的專業積累。使得高通的射頻前端產品組合也變得非常豐富,包括采用體聲波(BAW)、表面聲波(SAW)、溫度補償表面聲波(TC-SAW)以及薄膜式表面聲波(Thin Film SAW)等射頻前端濾波器技術的集成式和分立式微聲器件。
RF360助力高通克服AiP量產難題
5G有兩個頻段:一個是低于6GHz的頻段(FR1),一個是毫米波頻段(FR2)。而FR1的5G網絡實現比較簡單只是4G網絡的一個延伸,很多基站只需升級一下。很多核心的5G技術要在FR2波段上才能體現,是專為毫米波(FR2)頻段開發的,比如大規模MIMO天線技術,波束賦型技術等等,相對來說FR2的技術難度更大,可以說毫米波技術水平代表著一個公司的真正5G實力。
5G毫米波(mmWave)頻段發展的重要性,已陸續成為各家5G射頻大廠關注焦點,借由毫米波技術使天線尺寸縮小,讓射頻前端模塊與天線得以整合在單一封裝中,業界稱之為天線封裝AiP(Antennas in Package),同時迎合市場的手機厚度薄型化趨勢。
高通在2018年7月發布全球首款AiP產品QTM052,QTM052的推出意味著AiP封裝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隨后高通今年2月又更新了第二代AiP產品QTM525,相較于前一代,其頻段上再增加n258(24.25~27.5GHz),進一步擴大毫米波頻段范圍。
高通這種把毫米波射頻芯片與天線一體化封裝,意圖內置到手機等5G終端中,在產業界一時是風生水起。一批上市企業如臺灣臺積電、日月光、力成與國內企業開始合作投資封裝產線,很多媒體和學者紛紛發聲:在未來5G毫米波時期,高通的Aip模組是手機中首選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通是IC設計商,本身并沒有屬于自己的后端封測廠,所以QTM 525的封測任務自然是由其余TDK聯合成立的RF360承包下來。
高通基帶優勢明顯
從業內的專業角度看,在移動通信傳輸過程中,影響傳輸質量的最主要的芯片就是基帶芯片,其作用是將傳統的聲音、圖像等模擬信號編譯成可識別或處理的低頻的信號,后可通過射頻模塊,經天線發送到基站,而5G由于使用頻段的改變,使得手機的內的基帶芯片需要進行重新設計。
早在2016年10月,高通就宣布正式推出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彼時的5G還處于探索階段,全球第一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準直到一年多以后才正式發布,足以看出高通在基帶芯片領域內巨大的技術優勢。
如今,高通、華為、三星等多家已經先后推出自家的5G芯片,在各家發布的5G基帶芯片的制程工藝上,高通采用的是27nm、英特爾14nm、三星10nm、而華為的基帶芯片由于研發落后高通一年半時間,但其在制程工藝采用最先進的7nm,算是有所領先。
華為放棄毫米波?
本月華為發布麒麟990,但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從實際情況來看麒麟990相對于麒麟980的提升主要在GPU、NPU上,CPU提升非常有限,并且魅族前高管李楠直言華為在發布會絕口不提毫米波,意味著已經放棄了毫米波
李楠稱:“華為此時發布 onboard 的 5G 基帶芯片,同時支持 SA,毫米波沒說看來是不支持,(這)和中移動的 5G 部網路線圖基于 SA,覆蓋 IoT ,放棄毫米波高度吻合。
高通則是 NSA + 毫米波。完美踏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 5G 布網主力運營商。
針對麒麟990不支持高頻毫米波頻段的問題,華為Fellow艾偉表示毫米波做大規模連續覆蓋,室外室內覆蓋等關鍵問題等方面都沒有很好解決,目前沒有看到毫米波大規模商用的工程可行性,他認為是毫米波并不是主流5G的覆蓋頻率,因此麒麟990上沒有支持毫米波頻段。
不過有意思的是目前幾家廠商的獨立基帶都是支持毫米波的,Balong5000、Exynos 5100、Helio M70 都支持毫米波,但到了整合 SoC 這邊,麒麟990 5G / Exynos 980 / MT6885 這邊都沒有了毫米波支持,紫光展銳春藤T510基帶也不支持毫米波。所以到底是放棄,還是技術原因值得深思。
再吃一波5G紅利
高通依靠RF360+毫米波AiP+老本行Baseband這三大法器在技術上的優勢明顯,其競爭對手,聯發科在前端射頻沒有足夠的優勢,前段時間入主Vinchip發展自己的射頻,從市場份額來看,華為芯片目前只供給自用,等于將一部分市場送給了高通,最后高通在5G時代又吃一波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