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分子納米自組裝研究備受關注。高分子與納米粒子可以自發地形成穩定有序的結構,形成具有新奇電、光、熱、力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組裝材料。高分子與納米粒子的自組裝不僅呈現出豐富的形貌,而且也賦予了高分子自組裝體動態的功能。
電阻型應變傳感器可以通過監測電阻測量形狀變化,具有制備簡單、檢測方便、耗能低的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可穿戴設備與健康醫療監測領域。商業化的金屬應變片作為傳統的電阻型應變傳感器,其測量范圍通常小于5%形變,遠不能滿足可穿戴設備的要求(人體皮膚最大形變超過50%以上)。
常用的電阻型應變傳感器是將高分子彈性體與納米導電粉末混合起來制成復合材料。其原理是利用拉伸形變下導電粉末之間的接觸斷開,從而導致電阻增加。該方法很靈敏,但是應變與電阻變化很難成正比關系,且響應滯后,因此難以用于準確測量。
基于以上問題,南開大學劉遵峰、史林啟團隊,制備出了一種雙層褶皺結構的電阻型應變傳感器。通過對高分子彈性體纖維預拉伸,然后在高分子彈性體表面自組裝彈性體薄層和碳納米管薄層,再釋放預拉伸。利用“釋放預拉伸”過程中的誘導作用,構建了“褶皺彈體層”+“褶皺碳納米管”的“雙層褶皺”結構,制備了大形變電阻型應變傳感器。
據介紹,該“雙層褶皺”結構在拉伸下,褶皺之間的接觸減小,從而導致褶皺之間接觸電阻增大,材料整體的電阻在大形變范圍內(200%)隨應變呈線性增加。該傳感器可用于監測人體運動,肢體彎曲和人體呼吸等,并表現出優異的性能。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