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小米生態鏈之殤?“去小米化”的企業終將會積極擁抱小米

小米生態鏈之殤?“去小米化”的企業終將會積極擁抱小米

2019-10-09
關鍵詞: 小米 出貨量 生態鏈

或許,現在的華米科技多少有些喜憂參半!

1570496590606055970.jpg

一方面,9月21日,小米官方發布公告,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Q2小米手環全球出貨量與市場占有率蟬聯第一,同比增長42.2%。

作為小米友商,這固然可喜,但同時也表明,在可穿戴設備市場上華米科技難免要繼續活在小米的光環之下,出走小米生態鏈便多了幾分難度。

另一方面,進入下半年,從6月至9月,華米科技連續舉辦多場發布會,主推專屬品牌Amazfit新品,急切想要建立自家品牌的市場優勢。

但是,從百度指數等相關數據來看,如此高頻動作的背后,華米手表的熱度終究有些不足,難以企及小米手環。

與華米科技類似的,小米生態鏈中的諸多企業如綠米、云米等在上市后都選擇加大投入,專注于自家品牌的建設,但效果似乎都有些不盡人意。

如今,打造自家品牌,擺脫小米IP的單一產品線模式逐漸成為了許多小米生態鏈企業后續發展的趨勢,這樣的趨勢也被外界認為是“去小米化”的獨立行動。

但是,從當前市場情勢來看,與華米科技一般喜憂參半的小米生態鏈企業似乎也不在少數,未來的獨立發展值得討論。

“去小米化”是小米生態鏈之殤嗎?

在時代的風口,雷軍看中了IoT的未來潛力,通過小米生態鏈的協同迅速在各個細分領域進行布局,使得小米近年來發展向好,一度成為世界500強企業。

但是,擺在小米面前的依舊是一條坎坷的前行之路。手機市場下滑,AIoT的布局亟待深化,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面臨著極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在5G與智能時代到來之前,小米的發展仍然面臨高漲的市場風險。那么,在如此局勢,生態鏈企業的“獨立”“脫離”似乎顯得有些涼薄,會成為小米生態鏈之殤?

或許,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免對這場生態鏈企業的“獨立戰”作一個簡單的判斷。

其一,小米生態鏈企業不等于小米的子公司。

結合《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的角度來看,小米對生態鏈采用的是“投資+孵化”但不控股的方式。對此,華米、綠米、云米等等生態鏈企業在定位上是小米的合作伙伴,而非子公司。

兩者的區別在于小米生態鏈企業是獨立公司,并非小米的附屬,也就沒有“獨立”一說。所以,華米的Amazfit、綠米的Aqara等自家品牌建設是可以理解的,基于企業的多品牌運營,這樣的趨勢也是一種良性的商業發展。

其二,“去小米化”不等于脫離小米。

客觀來看,“去小米化”并非小米與生態鏈企業的合作出現問題,而恰是兩者的合作太好,市場與外界的觀察陷入誤區,誤以為生態鏈企業的自有品牌建設是一種對小米的叛離。

然而,事實上小米與生態鏈企業的合作一直保持著深入且高效的關系。

就拿華米科技來說,在其招股書中,小米設備貢獻率占比高達82.4%。此前,與小米合作的小米手環4上市之后,便以8天時間突破百萬銷量。

這種關系也沒有在“去小米化”的過程中有所疏遠,華米科技最新的財報對小米設備的貢獻率同樣予以充分的肯定,為企業發展帶來可觀的營收。同時,華米科技也正在與小米共同研發小米手環5,兄弟合作還在持續。

華米科技的創始人&CEO黃汪曾在接受鳳凰科技的專訪中表示,“在他的計劃中,永遠不會存在‘脫離小米獨立發展’的可能?!?/p>

不難看出,“去小米化”的發展是通過豐富品牌和產品來平衡小米設備與其他品牌設備的占比,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品牌運營模式,不是脫離小米。

所以,生態鏈企業“脫離小米”的看法已是將兩者的關系夸張對立化,過于主觀性。

那么,本身獨立的生態鏈企業在追求多品牌發展的過程中,而出現“去小米化”的現象也實屬正常。前期過于依賴,后期平衡發展,生態鏈企業良性的發展也將回饋小米投資上的收益,這是一次雙贏的表現。

自有品牌建設對于生態鏈企業是多么重要?

打造自有品牌對于華米、綠米等生態鏈企業而言,是希望市場與外界能通過其他的渠道來看到小米之后的自己。

大樹底下好乘涼,但不宜壯大發展。

生態鏈企業終究是一家獨立的互聯網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智能相對論(ID:aixdlun)陳選濱通過對未來發展需求的觀察,生態鏈企業開辟新的品牌道路或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單一的品牌輸出無法滿足生態鏈企業下一輪的高速增長。

小米生態鏈的發展是基于“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的推動。隨著當前手機市場下滑,小米手機的銷量首當其沖,據Canalys的數據來看,2019年Q2小米智能手機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下滑20%,如此勢必影響其他小米產品的增長,特別是手環、充電寶之類的手機周邊產品。

小米IP的價值賦能已經過了爆發期,接下來的存量市場競爭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對于各自用戶群體的維護,類似于早期的高速增長或將難以再現。

那么,生態鏈企業的增長便不得不依賴于開展多品牌建設,擴大產品輸出的渠道來保障。

當然,連小米IP都無法辦到的事情,若是依靠自建品牌來期望企業的高速再增長,這顯得有些過于理想化。若能保證企業可觀的盈利水平已是無過之舉。

同樣的,基于風險分散的需要,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生態鏈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確是非常必要。

其二,克制的小米指標與生態鏈企業的增長需求存在盈余矛盾。

雷軍曾在小米6X發布會上,對外承諾,小米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這個指標直接影響了小米與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盈利水平。

以小米生態鏈的另一家企業來看,石頭科技在呈交的招股書中,顯示其2016年-2018年的毛利率僅為19.21%、21.64%和28.79%,相比于其他同行35%-45%的毛利率,顯得非常的克制。

在市場趨利的商業規則面前,小米的克制對于其他生態鏈企業的發展無疑是一種阻礙。同時,小米的用戶群體對于這種低毛利、高性價比的模式極度推崇。

那么,生態鏈企業若是想要提高毛利水平,促進公司高速發展,光靠小米品牌顯然不太可行。新品牌、新用戶、新市場的開辟成為了新選擇和方向。

其三,生態鏈企業的宏大發展愿景需要突破小米ODM廠商的身份。

小米生態鏈的發展基本上是跟隨小米的戰略而行,而對于生態鏈企業,處于小米生態當中,最終的狀態很可能是小米的ODM廠商。

這樣的發展天花板在某些程度上多少是不符合企業與創始人期望的。

華米科技的愿景是希望通過“云+端+芯”企業核心戰略,打造“三位一體”的健康云服務。

可見,華米并不滿足于僅是作為手環設計與制造商,止步于智能硬件的研發與生產。要突破硬件的格局,就得先需要走出小米的戰略影響,打造自己的產品線,來布局自家的發展格局。

可見,自有品牌建設承載著小米生態鏈企業諸多期望,從近期的盈利提速到長期的發展愿景,都需要它們走出一條新道路,獨當一面。

離開了小米,還能不能打?

盡管華米科技對于Amazfit品牌的投入得到了市場不錯的反饋,據最新數據顯示,該品牌全球排名第5,增長不錯。

但是,其背后依舊難掩未來發展的困頓。僅是華為智能手表的突然發力,便足以為其帶來極大的競爭壓力。

當前,華為智能手表全球排名第6,市場份額為2.8%,緊逼前位的Amazfit,大有超越之勢。

在自有品牌建設上,離開了小米,生態鏈企業面臨著復雜的競爭局勢。

未來的發展之路如何走,小米生態鏈的一些企業開展了各式各樣的踐行。從他們的產品與模式上,智能相對論(ID:aixdlun)似乎也能看到一些值得思考的方向。

首先,缺乏創新差異的產品陷入與小米的內部競爭。

生態鏈企業自有品牌的建設大多沒有脫離原有小米產品的概念模型,石頭科技脫下了小米IP還是在做掃地機器人,從產品功能、價格定位和受眾群體來看,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

這樣的情況直接造成了石頭的掃地機器人避不開與小米競爭的局面。而小米的掃地機器人恰是出自石頭科技之手,這就是典型的“我打我自己”的情況。

產品差異化在同一個市場競爭中尤為關鍵,特別是對于小米生態鏈企業而言,本身小米大多產品便是出自于他們,在技術、產品、設計方面基本持平,若不在方向上進行差異化的調整,基本上會陷于與小米的徒增虛耗。

云米在這個方向上便是頗具先見,雖然和小米一樣同是做智能家電,但是其選擇將家電產品打包,以套裝的形式進入市場。

如此一來,便可避開了與小米進入單品競爭的尷尬局面。偏向于家電領域的定位使其被視為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企業的競爭對手,而非小米。

其次,離開了小米的IP賦能,自有品牌的單軍作戰顯得十分薄弱。

雖然產品質量與功能上相距不大,但互聯網的IP價值已呈溢出效應。單是看華為在智能手環的表現,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Q1華為出貨量同比增長282.2%。

這個增長速率幾乎可以快速顛覆市場格局,同樣也給行業的其他品牌帶來極大的市場壓力。

華米在進入下半年后頻頻舉辦新品發布會,如今再看,或許多少有部分壓力來自于華為的強勢崛起。

但是,華米“機海戰術”背后卻是大同小異的Amazfit手表產品,又能為品牌帶來多少的市場份額?這個市場從不缺乏相似的案例,魅族未能驗證,華米或許也未必。

更何況,從產品屬性來講,智能手表的定位更多是手機的延伸和補充。華米在跳脫小米之后,缺乏小米手機作為支撐,單靠Amazfit智能手表怕是難以匹敵華為的強勢。

結語

小米生態鏈的本質屬于一個軍團,由一個個獨立的士兵組成,各有所長,協同聚能以面對市場的競爭。

但若是脫離軍團之外,進入單兵作戰,在當前這個抱團組隊的互聯網市場面前,又有幾分勝算?小米之外,是華為、海爾等等一眾實力強勁的對手,破局可謂艱難。

那么,在這個局面下,小米生態鏈企業也將在“去小米化”的過程再積極的擁抱小米,繼續打造生態優勢。

文丨陳選濱

來源丨智能相對論

智能相對論:AI新媒體,今日頭條青云計劃獲獎者TOP10,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 | 成年影院在线看网站免费 |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日批免费在线观看 | 任我鲁这里有精品视频在线播 |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第1页 | 亚洲黄色a |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 九九视频在线看精品 | 伊人手机在线视频 | 香蕉欧美 | 18岁免费网站| 偷偷操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亚洲情侣 | 国产一级特黄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 成人免费视频国产 |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com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精品人人| 99日韩精品 |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 色我网站|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 亚欧美图片自偷自拍另类 | 欧美日韩亚洲视频 | 成人网中文字幕色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亚洲情侣 | 丝袜美腿极品老师系列集合 | 成 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 日本黄色的视频 |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天天看天天干天天操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