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底,匯頂科技成為A股首支破千億市值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企業。一天后,韋爾股份也破了千億市值,加入到A股千億市值的俱樂部,掀起了中國半導體股票的一片紅。
接下來還有哪些芯片股可能踏入A股千億市值的大門呢?
瀾起科技,2019年中財報,瀾起科技凈利潤4.51億元,同比增長42.38%。瀾起科技作為內存接口芯片龍頭,長期來看,其津逮服務器平臺若能基于英特爾芯片實現服務器安全可控,有望成為中國服務器市場自主可控趨勢下的重要參與力量。
在長期市占率 30%的假設下,對應營收為 303 億元,與公司在人工智能 SoC 芯片的新興業務布局相結合,可望打開公司長期市場空間,增厚公司長期市值。如果瀾起科技在2019年至2020年能繼續保持30-40%的增長速度,那么在2020年甚至2019年底突破千億都并非難事。
兆易創新,存儲器芯片是中國芯片市場中的最大品類,市場需求達到全球的 30%,進口額接近 300 億美元,但我國的自主生產能力為零。DRAM 作為存儲器的一種重要分類,2018 年其全球市場規模已達 830 億美元,而 96%市場被三星、海力士、美光 3 家寡頭壟斷,長鑫存儲的 DRAM 突破對國產化替代以及兆易創新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有望助力兆易創新在DRAM市場中占據8%的市場占有率,這讓兆易創新很有希望在2020年突破千億市值。
紫光國微,中國領先的集成電路芯片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能安全芯片、高穩定存儲器芯片、安全自主FPGA、功率半導體器件、超穩晶體頻率器件等核心業務領域已形成領先的競爭態勢和市場地位。從紫光國微的2019年上半年年報來看,實現營收 15.5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05%;實現歸母凈利潤1.9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02%。同比高增長主要源于特種集成電路和智能安全芯片業務的增長拉動。
由于特種集成電路業務壁壘較高,因此紫光國微的市值要沖擊千億市值,預計特種集成電路業務依舊是未來利潤的核心來源之一,在國家實質性推進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紫光國微未來兩年的業績有望保持 30%以上的增速。
卓勝微電子,卓勝微在射頻器件及無線連接專業方向上具有頂尖的芯片設計技術實力,已成為國內智能手機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的領先品牌。卓勝微所處的賽道面向300億美元市場,而目前正處于份額提升的快速放量階段。因此,在具備射頻芯片國產替代和 5G 換機潮的雙重彈性之后,卓勝微的增長空間還非常巨大,進軍A股千億市值俱樂部的節奏也不斷加快。
納思達,納思達是一家以芯片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為核心,以激光和噴墨打印耗材應用為基礎,以打印機產業為未來的高科技企業,是全球行業內領先的打印機加密 SoC 芯片設計企業,是全球通用耗材行業的龍頭企業,可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打印耗材解決方案。
2019 上半年實現收入 107.8 億元,同比增長 3.44%;實現歸母凈利潤 3.73 億元,同比增長 19.27%。
圣邦股份,是我國模擬芯片龍頭,主要從事高性能模擬芯片設計和銷售,擁有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類1200 余款產品。
直以來,模擬芯片市場被歐美日半導體企業壟斷,中國模擬芯片自給率偏低,近 90%依賴進口。當前,華為等終端廠商正在推進核心器件國產化,模擬芯片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在半導體核心器件國產替代加速以及下游終端應用爆發大背景下,圣邦股份將充分受益。
與全球芯片股乃至半導體的龍頭相比,中國的半導體A股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
當前坐享全球半導體市值榜首的“代工之王”臺積電,總市值已經超過了2500億美元,而英特爾、德州儀器、英偉達、博通等也已經越過了1000億美元的大關。另一邊,中國的芯片股仍然為守住A股的千億市值而努力。
不過,隨著中國半導體不斷的進步,集成電路A股必定會迸發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