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車補貼再次成為行業熱議話題。
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過程中,各項支持政策尤其是補貼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 2015 年 4 月發布的《關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補貼期限將持續到 2020 年。
除燃料電池汽車外的其他車型補貼,會在 2017~2020 年逐年適當退坡。在后續幾次補貼政策調整中,財政部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力度基本保持穩定。
補貼逐漸退坡,自今年 7 月以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且下滑幅度在逐步擴大。乘聯會數據顯示,9 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 6.5 萬輛,較去年同期下跌 33.4%,環比今年 8 月下滑 8%。
“寒冬”成為了汽車媒體最頻繁提及的詞匯,一些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的企業更是屢屢見諸報端,這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當市場高增長的“大潮”退去,“裸泳”的越來越多,不只是少數自主品牌,也包括那些越來越走下坡路的合資車企。此外,從整車企業到零部件供應商,“尾部”隊伍的市場表現都越來越差。
”未來 3~5 年內,車企關停并轉、兼并重組的新聞可能每天都會出現,大部分落后品牌會被淘汰。”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表示,中國車市增速放緩導致競爭越發激烈,實力不濟的車企將逐漸被淘汰出市場。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