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于這家以 掃地機器人起家的小米生態鏈公司來說,這還不是全部意義。
雷軍親自發信祝賀IPO,稱這是小米生態鏈科創板上市第一股。
而且創辦僅 6年,公司全員至今不超過 500人,2019上半年總營收 21億,上市首日市值突破 300億元,這也是一次技術創業、小米生態鏈模式創業的勝利。
此外,也是中國科技互聯網“黃埔軍校”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勝利。
石頭科技靠什么賺錢?
核心產品:掃地機器人。
可以說是小米生態鏈中“最接地氣”的產品和公司。
所處產品場景,也圍繞“掃地”展開。
石頭科技的“自我介紹”是這樣: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件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智能家電研發制造商,是國際上將激光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于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
首款產品,第一代米家掃地機器人發布于2016年8月,定價1699元,借助小米聲量和性價比,一炮打響。
其后除了掃地機器人,石頭還推出手持無線吸塵器等新品類產品。
而跟所有小米生態鏈品牌一樣,石頭科技除了為“米家”定制,也在壯大后開始推出自有品牌:比如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
賺錢能力如何?
依靠目前現有品類產品,石頭科技交出一份優秀答卷。
在主營業務營收數據方面:
產品發布第一年2016年進賬1.8億,其后每年都能翻幾番增漲。
2017年全年營收11.1億,2018年營收30億,2019年上半年完成21億。
凈利潤方面,除去2016年虧損,2017年凈利潤6699萬,2018年3億,2019上半年3.8億。
無論營收還是凈利,都可謂增長有數。
但如此高速增長背后,倒也并非完全沒有隱憂。
主要在于“小米依賴”方面。
在其招股書中,經營風險中也多項談到了與小米之間的關聯關系。
而銷售渠道占比方面,小米模式也占了大頭——雖然逐年下降,但2019年上半年仍有43%營收貢獻來自小米渠道。
但需要說明的是,“小米依賴”的隱憂,或許也需要見仁見智。
一方面,單一平臺依賴,確實是每一家獨立主體公司面臨的質疑。
但另一方面,華米、云米也好,如今石頭科技也罷,從出生第一天起就長在小米生態鏈叢林中,算是小米的親兄弟,這種備受討論的“小米依賴”可能也是偽命題。
畢竟如果螞蟻金服上市,需要被質疑“阿里依賴”嗎?如果海思上市,是不是也要被質疑“華為依賴”?
總之,石頭科技不是第一家“小米依賴”的公司,也不會是最后一家。
承小米生態鏈壯大,與小米自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有啥核心技術?
主要是基于激光測距模組(LDS)的智能機器人技術。
石頭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是國際上將激光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于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
智能掃地機器人在通過基于激光測距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等傳感器的 SLAM算法構建出戶型地圖后,再根據戶型地圖進行定位,同時通過 AI 算法規劃出智能、高效的清掃路徑,可以有效避免漏掃重掃。
服務器端通過對聯網產品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算法優化從而不斷迭代升級機器人算法。
另外據其招股書數據,研發投入也不低,但有逐年下降之勢:
報告期內,研發投入分別為 3,935.93萬元、10,627.72萬元、11,661.56 萬元和 8,075.6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1.49%、9.50%、3.82%和 3.80%。
這種比例變化或許與所在場景賽道有關,按照石頭科技披露的募資用途,更主要還是鞏固基本盤。
股權結構:雷軍是大股東
股權股東方面,石頭科技經歷了多次融資。
但主要投資方和股東,以小米、雷軍系為主。
除了創始團隊,外部第一大股東來自雷軍旗下的順為,而在小米創業中獲益的啟明、高榕,也都是石頭科技的重要股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石頭科技的員工數和薪資。
截至2019年上半年,總人數490人。
其中技術人員占比超過50%。
而薪資方面,技術總監一級的賬面年薪,則在80萬元左右。
微軟系創始團隊
最后,再介紹下石頭科技的創始團隊。
公司設立時總共4人。
其中,董事長兼CEO昌敬,1982年生,37歲,湖南岳陽人。
本科和碩士均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其后先入職北京傲游天下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至2010年在職微軟亞洲研究院——也是在此期間,與公司其他主要創始人相識。
昌敬2011年2月有過第一次創業經歷,在創新工場投資孵化下,創辦了北京魔圖精靈科技有限公司。
同年11月,該公司被百度收購,昌敬進入百度擔任高級經理。
2014年7月離職,并創辦石頭科技。
昌敬之外,毛國華本碩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2000 年至 2006 年、2009年至2013年兩次在微軟中國任職,2013年至2014年短暫在百度停留,其后與昌敬攜手創業。
吳震則本碩畢業于浙江大學電子信息技術及儀器專業,2009 年 至 2014 年在微軟亞太研發中心并擔任項目經理。2014年7月參與石頭創業。
所以石頭今日成功科創板上市,不僅是小米生態鏈的成功,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作為“黃埔軍校”的成功。
截至發稿時,石頭科技股價已較發行價上漲82.58%,單股495元,市值超過330億。
而按照石頭科技不足500人的公司規模,不知這一上午,又造就了多少億萬、千萬和百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