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2月不太安寧。但是國內科技企業倒是動作頻頻,最近一起引起眾人關注事情就是小米連續投資了三家芯片相關企業,堪稱2月科技產業投資的“帽子戲法”。
三家企業乃何方神圣?值得小米頻頻出手
據悉,小米集團旗下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長江小米基金”)新增加了對三家芯片相關企業的投資,分別為: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昂瑞微”)、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翱捷科技”)、蘇州速通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通半導體”)。
昂瑞微
2月24日,昂瑞微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長江小米基金成為新增股東,出資310.71萬元人民幣,持股6.98%。
昂瑞微作為國內領先的射頻前端芯片和射頻SoC芯片的供應商,每年芯片的出貨量達7億顆。 主要面向射頻/模擬集成電路和SoC系統集成電路的開發,以及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和推廣。主要產品包括面向手機終端的2G/3G/4G全系列射頻前端芯片、面向物聯網的無線連接芯片,支持高通、聯發科、展訊、英特爾等基帶平臺,涉及功能手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無線鍵盤/鼠標、無人機、遙控汽車、智能家居、藍牙音箱、藍牙電子秤、對講機等消費類產品。
翱捷科技
2月24日,翱捷科技發生一系列變更,長江小米基金成為新增股東,出資519.17萬美元,持股1.38%,位列第19大股東。值得一提的是,翱捷科技第一大股東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21.75%。
資料顯示,翱捷科技是一家本土芯片制造商,產品線覆蓋包括2G、3G、4G在內的多制式通訊標準,主要應用于移動智能通訊終端、物聯網、導航及其他消費類電子;此外公司還為用戶提供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其他技術支持。如今,翱捷科技發力終端芯片、多模數據通信芯片和IoT物聯網三大類芯片領域,展出強勁的“芯”實力。
速通半導體
2月20日,速通半導體宣布完成A輪融資,長江小米基金出資162.5萬元人民幣,持股12.50%
據悉,速通半導體成立于2018年7月,是一家無晶圓半導體研發生產商,專注于發展下一代無線片上系統的無晶圓半導體。主要面向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研發、設計、銷售;研發、銷售芯片;電子產品、儀表儀器、機械設備的銷售;通信科技技術、軟件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此前,公司核心團隊已在全球范圍內,成功開發和量產了20多款Wi-Fi 、藍牙、蜂窩4G的無線SoC芯片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Wi-Fi 6標準化經驗。 據介紹,目前,速通半導體正在著力開發最新一代的Wi-Fi 6芯片組,并加快量產進程。
不難發現,以上三家企業最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以芯片研發為核心的初創企業,且芯片覆蓋了射頻、WiFi等領域,與物聯網時代的應用場景極為融洽。
去年3月,小米宣布成立 AIoT 戰略委員會,并定下了“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意圖構建屬于自己的AIoT生態。得益于小米在產業鏈的產品積累和先發優勢,為小米AIoT生態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近年來頻繁出手投資芯片企業,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其手機、IOT等產品領域的助力,更是宣告著自己沒有放棄“造芯”的夢想。
小米投資的芯片企業,一只手數不過來
作為一家成立時間并不算久的科技企業,小米在芯片領域的投資事件卻多的一只手也數不過來。OFweek電子工程網整理了以下關于小米(“長江小米基金”為主)芯片投資事件。具體如下:
(OFweek維科網制圖,點擊可放大查看)
當然,除了上述由小米旗下長江小米基金投資的項目以外,小米科技本身也參與了不少芯片企業投資,比如人們熟知的樂鑫科技、晶晨半導體、聚辰半導體等等。
加速構建AIoT生態,小米重拾“造芯”夢
“小米雜貨鋪,缺少核心技術”一直是此前外界給小米打上的刻板標簽,自2017年小米發布了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以后,由于無法承擔巨額的芯片研發費用以及相關技術難點難以突破等原因,小米自研芯片的熱情卻漸漸冷卻下來。前不久,又有網友爆料,小米自研的處理器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芯片研發成為了小米的痛點所在。
在去年,小米正式宣布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4月,小米對旗下松果電子進行了重組,部分將分拆重組成立新公司南京大魚半導體。南京大魚半導體將主要負責AI和IOT芯片與解決方案技術研發,而留下來的松果將繼續專注于手機SoC芯片和AI芯片研發。
不難看出,小米對構建AIoT生態充滿了野心,芯片也再次成為了小米達成該計劃的核心所在。雷軍就曾在向媒體表示, “AI+IoT”是小米未來十年的核心戰略。對于AIoT芯片的研發,小米還將堅持更大、更長遠的資金和人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