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具備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時延,能為以往移動技術難以支持的新型應用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這些 5G 網絡需要結合使用 3 個不同頻段的頻率(低于 1GHz、1-6 GHz 和高于 6 GHz)以便最大程度發揮其功能。每個頻段都能提供不同的性能特征,以幫助中國實現其 5G愿景。而后一段(24 GHz - 86GHz)5G毫米波頻譜的分配將為大量5G應用需求提供所需的擴展帶寬和性能。這一頻譜范圍預期將發揮重要作用,以滿足增強移動數據服務和新型應用的需求。
中國正在迅速成為5G 技術的領導者之一,并在 2019 年成為第一批宣布開展商業部署的國家之一。在此基礎上,中國目前還在更加深入地了解 5G毫米波的潛在影響,并積極探索有利于發展和促進 5G 生態系統的最佳監管方案。
2019 年國際電信聯盟(ITU) 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 (WRC-19) 確定了 24 GHz 至 86 GHz 之間的毫米波頻段將用于國際移動通信(IMT)。其中包括 24.25 - 27.5 GHz、37 - 43.5 GHz、45.5 - 47 GHz、47.2 - 48.3 GHz 和66 - 71 GHz 頻段。這其中大約 85% 為國際協同頻譜,意味著全球產業朝 5G毫米波的最佳性能和規模經濟影響最大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時,5G毫米波頻譜的分配對于提供高性能5G應用所需的擴展帶寬和容量至關重要。預計到2034年,在中國使用5G毫米波可以為中國的GDP貢獻約1040億美元。
圖 2034年中國垂直行業5G毫米波GDP貢獻結構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5G 毫米波的優勢,某些監管措施至關重要。移動網絡運營商 (MNO)需要對授權式頻譜擁有可靠且可預測的長期使用權,以證明部署網絡所需的大量投資是合理的。對于毫米波頻譜,中國監管機構應考慮為每個運營商分配約 1GHz 帶寬的連續頻譜,以此為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額外需求提供支持。
此外,在考慮頻譜預留和強制性共享制度等潛在替代方案時,中國政策制定機構應仔細考慮這些方案將如何影響5G服務的成功。更重要是確保不會出現頻譜未被充分利用的風險,并保證頻譜的分配不會妨礙運營商提供5G全部性能的能力,包括對工業應用的支持。與此同時,在使能5G在各垂直行業的應用的同時應相應平衡保障運營商具有可預見的頻譜使用權,這對提供更大帶寬和和更高質量的5G服務來說至關重要。
新的用例將推動 5G 毫米波的發展并助力該技術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鑒于制造業在中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利用 5G毫米波的工業應用將為中國提供推動經濟增長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