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美的在全球已售賣超過7000萬件智能家電,超過4000萬用戶使用美的智能家電和智慧生活服務。
萬物互聯時代,家電產業何去何從?近年來,在萬物互聯甚囂塵上、移動終端成為用戶日常的背景下,家電聯網已成為必然,而越來越高的聯網率和由此生成的海量數據,又會推動家電智能化,并由此刺激智能家居市場日趨火熱。家電產業未來競爭格局不再是傳統的硬件之爭和產品功能表層比拼,而是進化為技術能力與智能生態體系的深層較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2018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初步估算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2020年將達到1820億元。另據IDC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大家電市場出貨量約為2838萬臺,同比增長22.8%。
智能家居巨大的商業前景,吸引了蘋果、BAT以及華為、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和手機廠商跨界入局,其野心昭然若揭:從智能家電產品切入,占領智能家居場景和新的用戶流量入口。而毋庸置疑的是,家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家電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變革的歷史契機。
目前,對于家電產業而言,坐享房地產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經濟下行也讓家電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更嚴峻的是,IoT、AI、大數據等全新的信息技術正在逐步改寫家電產業格局,而5G商用加速落地,新基建爆發在即,更預示著家電產業未來競爭格局不再是傳統的硬件之爭和產品功能表層比拼,而是進化為技術能力與智能生態體系的深層較量。與此同時,各行各業跨界而來的對手緊隨其后,博弈環境將更加復雜。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使企業發展融入新的技術并實現自我迭代,成為家電巨頭下一步戰略部署的主要問題。而圍繞自身業務主航道,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已成為它們共同的戰略選擇。
美的自我變革深耕IoT
事實上,早在8年前美的便看到了這一趨勢。因此,美的在堅持“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戰略主軸的同時,2014年便提出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雙智”戰略,開始實施全面智能化和數字化戰略。2018年美的五十周年戰略發布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表示,美的致力于轉型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驅動型企業。且從美的2018年的財報顯示,從科研投入、科研方向布局、科研人員占比、推動產品智能化等方面來看,美的儼然已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集團。
如果說打造好一家科技企業是美的未來50年的長遠戰略,那么智能家居就是眼下的關鍵一役。植根家庭場景,擁有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全品類家電產品和海量用戶數據,對用戶習慣的長期專研和理解,以及多年積累的制造端的優勢和對產品品質的把握……這些都是美的發展智能家居得天獨厚的優勢。
面對強敵環伺,美的生活電器產品研發負責人黃兵則表示:“IoT不是空談,美的已全面將IoT技術應用到產品之中。我們比友商更先補完互聯網軟件端過去十幾年的功課。比起在互聯網技術端有先天優勢的純互聯網品牌,我們的精益供應鏈、以及需要大量時間積累的硬件端研發優勢,互聯網品牌,至少再追我三十年。目前,美的IoT物聯網智能技術,在全國甚至全球,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隨著5G網絡的普及,美的將在行業率先進入IoT物聯網技術的黃金時期。”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也曾表示:“這兩類企業,各自的優勢都很明顯,也各自有其短板。比如互聯網企業擅長做連接,擅長做第三方生態服務聚合,但與此同時,其缺乏硬件基因,全品類、全場景智能家居服務的打造缺乏硬件的布局;硬件企業同樣缺乏互聯網企業的平臺能力、生態服務的能力。所以,如果這兩類企業想要為用戶提供比較完整的智能家居服務,他們都需要補足各自的短板,要么是成為一個真正的大的平臺型企業,軟硬件都去做,要么就是加強與產業鏈企業的合作,一起為用戶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智能家居服務。”
近年來,美的在研發投入上不遺余力,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TO胡自強在2019年年末曾向媒體透露,“美的持續不斷地致力于改造和提升研發水平,過去5年,美的集團研發投入累計近340億元。”目前,美的在IoT芯片模組、App開發、場景定制、AI服務和大數據等領域已取得全面突破。無論是美居App和小美音箱配合,實現智能家居全場景的互聯互通;還是速度與安全兼備的配網技術、統一全鏈路AI語音交互平臺、Smart Touch一步控制智能家電、集多項優勢于一身的HolaCon芯片等技術突破;都彰顯了美的全面進入IoT,優化用戶智能家居體驗的決心和抱負。
美的不滿足于僅僅開發幾款智能家電產品,追求的是智能家電的互聯互通,打造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目前,美的IoT已在智能家居領域全面開放生態圈,與亞馬遜、阿里、騰訊、華為、百度、OPPO、vivo、創維、公牛等100多家企業開展互聯互通的物聯網合作,實現云云對接,打破智能家居連接壁壘。
反映到財報數據,持續加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為轉型中的美的帶來了利潤率的強勁增長: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209.18億元,同比增長7.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16億元,同比增長19.08%。
一只低糖電飯煲的想象空間
4月15日,一場主題為“數智未來,更懂生活”的美的生活電器新品發布會在線上舉行,美的第二代低糖電飯煲歷時6年重磅推出,引發行業關注。
從把生米煮成熟飯,再到把熟飯變得好吃變得健康……美的一直致力于挖掘消費者飲食需求變化,探索IoT與家電產品的深度融合。2019年,美的在國內率先推出第一代低糖電飯煲,獲得中家院等權威機構認證。該產品憑借潮汐式瀝水降糖技術,反復沖刷大米30次,降低還原糖約50%;獨有的低糖加熱曲線,確保在一煮二瀝三蒸的加熱過程中提升約23%的抗性淀粉。
據悉,為滿足消費者對于低糖米飯的需求,尤其是解決有控糖需求的人群吃米飯升糖快的難題,美的低糖研究團隊歷時1275個晝夜,深入研究米飯控糖機理。他們發現不僅要保證瀝糖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控制米飯中淀粉的消化性。為了證實降糖效果,美的與北京協和醫院等權威機構聯合進行動物實驗和用戶體驗測試,經過三年多的測試驗證,終于取得了較好的控糖效果。
一碗米飯不僅體現了人類對口味的更高追求,也濃縮著科技的不斷進步。
在黃兵看來,美的第二代低糖電飯煲并不是一臺傳統意義上的電飯煲,而是“電飯煲中的特斯拉”,能像特斯拉汽車一樣不斷智能升級迭代。“我們內部的年輕人喜歡調侃它為‘一臺來自未來的電飯煲’。與其說我們發布的是新一代的電飯煲,更準確的說我們發布的是,在IoT賦能下電飯煲行業與產品將迎來的技術大革新。”
在發布會上,黃兵宣布美的將通過IoT將低糖飯技術一鍵升級到所有智能電飯煲中,這意味著未來低糖將成為所有美的電飯煲的標配。即將同步升級的還有識米、智能食譜、健康檢測等108項IoT軟件技術。早在幾年前,美的就基于用戶使用環境、口感喜好、大米種類匹配了最佳的大米地圖烹飪曲線。隨著用戶不斷增加以及對于飲食多樣化定制的個性需求,此次美的宣布將該曲線從1萬條升級增至2萬+條。同時,美的還將通過OTA技術將專屬于低糖電飯煲的烹飪技術和曲線植入到智能終端上,并在云端實現功能自動升級,這在家電行業是前所未用的突破。
此外,在IoT技術的賦能下,美的低糖電飯煲不僅做到了低糖功能的全線配置升級,還與行業知名血糖儀“糖護士”進行數據打通,為用戶提供從血糖測量到根據血糖變化智能推薦健康食譜的全鏈路健康管理,真正實現了“硬件+軟件+內容”的突破性體驗。
科技應該給人類生活帶來什么?正如美的品牌宣言“人性科技,更懂生活”所宣稱,技術創新不能僅僅停留在炫技層面,只有從用戶使用場景角度深挖需求,為用戶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創造出懂“人性”的產品,才能引得消費者的共鳴。
對于智能家電的未來,美的有更大的野心。在黃兵看來,“操控智能化不是真正的IoT智能化,我們要做的是‘軟件+硬件+內容’的全面智能化平臺,讓產品自身完成智能化自主迭代升級,實現真正的IoT全面智能化。”
“新基建”大幕開啟,隨著IoT、AI、5G等新技術集中爆發,以這些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家居必將迎來井噴時代。面對蘋果、BAT以及華為、小米等互聯網巨頭、手機廠商的搶灘入局,作為家電行業世界500強,美的要如何在人滿為患的智能家居賽道上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