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濾波器站上了風口。終端濾波器是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國內終端濾波器的技術落后于國外。
數據越來越好看的“新市場”
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濾波器市場將從52億美元增長至16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占整個手機前端市場價值的72%。
在現代通信技術領域內,幾乎沒有一個分支不受到濾波技術的影響,濾波器可以說是任何信息傳輸的通道,也是移動通信產業鏈的關鍵環節。
從濾波器的不同應用場景來看,目前手機終端的濾波方案主要囊括SAW、BAW和毫米波等。
隨著5G技術的日趨成熟和5G基建加速推進,加之中美貿易戰對我國射頻前端市場的影響,作為射頻前端最大業務板塊的濾波器,國內廠商也在加速突圍,著力于實現濾波器國產化。
濾波器是射頻前端器件中市場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2019年占比為64%。主要作用是保留特定頻段內的信號。
隨著5G通信標準帶來的頻段數量增加,手機中使用的濾波器數目有望進一步提升。Yole預計,全球手機射頻前端中濾波器市場規模將有望從2015年的40.2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66.7億美元,CAGR達27%。
國內企業想加入SAW/BAW濾波器的游戲
目前終端濾波器的專利申請量已趨于平穩,SAW專利申請方面由村田、太陽誘電等日本企業占據優勢,BAW專利申請方面則由高通、博通以及Qorvo等美國企業占據優勢,其中Mu村條與愛普科斯兩家總共出貨量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70%。
BAW濾波器的主要供應商為安華高及Qorvo,兩家企業占有全球90%以上市場份額,其中Qorvo的BAW濾波器主要為SMR。
目前國內廠商在濾波器市場上處于弱勢地位,技術實力、規模等各方面均落后,由于濾波器,特別是高端濾波器市場變化快速,是明顯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在小型化、集成化趨勢下,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
國際大廠將主力精力集中在高頻段BAW濾波器市場,中低頻SAW技術進展放慢,國內廠商可以藉此從中低端SAW布局滲透,逐步提升在濾波器行業中的話語權。
晶訊推出全頻段FBAR濾波器
近日,晶訊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制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及 B40 濾波器。
本次推出的FBAR濾波器獨創的單晶摻雜壓電材料和單晶薄膜電極技術,可重新定義FBAR諧振器和濾波器性能,同時創新性發明一種全新的低成本晶圓級Bump-on-Via WLP封裝技術。
采用上述技術設計生產的SC-FBAR濾波器在支持高功率的同時可以縮小封裝尺寸,擁有行業最薄的WLP封裝、大帶寬、高帶外抑制以及低插損等優異性能。 B41、B40濾波器均不需要額外的外部匹配。
此外,晶訊透露將于2020年Q3發布高性能5G n79濾波器、n77+n79同向雙工器及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B3雙工器;于2020年Q4發布B1+B3四工器。
晶訊在天津用于研發及生產的先進制程中心,是全球唯一擁有外延摻雜壓電薄膜和電極薄膜能力的半導體工廠,具備出色的量產Trimming能力。晶訊目前6寸晶圓產能可達到1500片/月,并將于2020年下半年擴展至5000片/月。
5G+新基建下的國產化必須要走
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濾波器市場將從52億美元增長至16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1%,占整個手機前端市場價值的72%。
根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統計,2018年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83.61億美元,2023年將達219.1億美元,年復合增速高達21.2%。
國產替代需求旺盛,國內濾波器企業吹響成長主旋律。
行業周知,在通信制式升級和頻段增加的情況下,高一級的通信系統要向下兼容,頻段數量的增加,將直接增加射頻前端功放、開關、濾波器芯片等數量,要實現5G+4G全球通,5G手機的濾波器需求增至90個以上。
在5G手機蜂擁而至的當下,5G手機面臨制式升級和頻段增加,也在加速濾波器迭代和放量,在國產替代需求下,SAW和BAW領域持續追趕的國內廠商,或將出現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結尾:
因為在濾波器的現有技術路徑上,國際巨頭公司不僅壟斷了市場更是壟斷了絕大部分專利,所以開辟新的技術路徑并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就成為濾波器國產化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