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中,董明珠分享了關于稅收、直播帶貨、人才招聘、大數據建設、與雷軍賭約的看法。
在被問及關于“如果再跟雷軍打賭,賭什么?”的問題時,董明珠表示,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現在是走在領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業不變的情況下,讓中國的裝備在世界上叫得響!請雷軍提出自己行業的目標。這一話題也再度沖上熱搜,引起人們關注。
上一次“五年之約”,雷軍承認失敗
在近日小米舉辦的發布會上,雷軍也屆解釋了當年跟董明珠打賭的“蠢事”。
2012年,雷軍和董明珠一起入選了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而在頒獎典禮后臺編導安排雷軍和董明珠一起上場,還攛掇雙方把氣氛弄得熱鬧一點。因為就在前一年的頒獎晚會上,阿里巴巴主席馬云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經設下了一個億元的賭局。王健林稱“2022年,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到50%,我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就這樣在兩個人你來我往的“玩笑中”一個億的賭約就這么成立了。
(圖片源自雷軍演講直播截圖)
同樣,年僅3歲但代表著新經濟的小米,與格力這個有著近30年歷史的中國傳統制造業代表放在一起,就特別有話題。
或許是為了活躍氣氛,雷軍跟董明珠說,賭小米的營收五年時間能不能超過格力,賭注為一塊錢。然而上臺之后董明珠卻不按劇本出牌,“要賭就賭 10 個億!”董明珠的一句豪言“震住”了雷軍。而這一幕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雷軍沒當真,董明珠反倒當真了,隔三差五就“關心”小米一下。“五年之約”到期了,小米的營收從200多億漲到了1749億,格力的營收從1200億漲到1980億。雷軍在演講中正式承認,“拿最后的結果一比,我們還是輸了!比較戲劇的是,結束打賭的第二年,小米就贏了。不過,我每次想起來打賭這件事情,都后悔得不得了。我們為啥招惹董大姐,帶來那么多煩惱?直到最近,我才想清楚:那個時候我們,信心爆棚,的確膨脹了。很快,小米就遭遇了非常多成長的煩惱。經過這次打賭,我對制造業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同時也更了解格力了。格力的確是中國制造業的典范,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新的賭約,不拼營收拼技術?
2018年,小米營收1749億元,格力營收為2000億元,兩者差距251億元,圍繞5年小米營收超格力的賭局以雷軍失敗而告終;但在2019年,小米營收2058億元,比格力的2005億元營收還要高了50億元。
從整體財報表現來看,2019年格力業績增長放緩,而小米卻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使之在營收規模上實現了對格力的超越。
時間來到2020年,開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讓國內制造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董明珠在此前做客央視財經節目時就提到,2020年對于格力來說將會面臨嚴峻考驗,業績和利潤大幅下滑,或將損失兩百億。
(格力電器2020一季報財報——數據源自同花順財報)
在格力發布的2020一季度財報中也顯示,格力營收209.0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00.97億元,同比下降49.01%;凈利潤15.5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1.14億元,同比下降72.53%。
(小米集團2020一季報財報——數據源自同花順財報)
反觀小米,雖然凈利潤也有所下跌,但在營收方面依然保持了穩健增長。2020一季度小米公司營業額為497.02億元,同比2019年一季度的437.57億元增長了13.59%。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出貨量方面,來自IDC的報告顯示,小米手機全年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四,僅次于三星、華為和蘋果。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格力再選擇與小米拼營收已不現實,于是董明珠希望這次與雷軍拼“技術”,董明珠表示,格力在空調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現在是走在領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業不變的情況下,讓中國的裝備在世界上叫得響!請雷軍提出自己行業的目標。
格力的核心技術是什么?
“好空調,格力造”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相比大家都聽過,這也是格力所掌握的“核心科技”所在。官方資料顯示,格力掌握的空調核心技術包括“壓縮機技術”、“送風技術”、“持續運轉不停機”等。壓縮機是空調的心臟,對空調的穩定性和節能性起決定性作用,為了讓壓縮機在極度寒冷、炎熱的環境中得到保障,格力2012年研發出雙級增焓變頻壓縮機,使空調可以在-30℃~54℃寬溫范圍內穩定運行,后來又升級研發出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機,將溫度范圍擴大到-35℃~54℃,突破了空調制冷制熱的極限,被權威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技術;同樣,送風方式決定了空調的舒適度,格力研發出分布式送風技術,實現了淋浴式制冷和地毯式制熱;格力自主研發的冷酷外機、恒暖除霜等技術,也讓空調真正實現“持續運轉不停機”的優勢。當然,作為一家從家電企業發家的巨頭,格力持有的“核心技術”也絕不不僅限于空調產品。
小米能依靠什么技術和格力對拼呢?
很多人認為是MIUI,小米的一切都基于MIUI。小米最早的團隊,就是從軟件操作系統開始干起,而操作系統的復雜程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于是小米耗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在開源系統的基礎上開發出了第一版MIUI。
MIUI到底算不算“核心技術”,筆者認為,首先要明確核心技術的概念:第一,就手機產品來說,MIUI是基于Android開發的手機操作系統,雖然是專門為中國人習慣設計,但畢竟利用了Android的框架;第二,MIUI雖然是獨一無二的操作系統,但在這么多款手機操作系統中,iOS無疑是其中的霸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核心技術”也可以理解為企業通過長時期積累的一組先進復雜的、具有較大用戶價值的技術和能力的集合體,而不是單個分散的技術或服務,這一點,MIUI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倒是實至名歸。
熱血十年,澎湃芯片能否讓小米掌握“核心技術”
雷軍最近的演講中稱,小米未來十年死磕硬核科技,堅持以技術為本,在攀登技術的高峰路上永不止步。請大家對“澎湃芯片”放心,小米還在持續研發中。
此前,網絡不斷流傳小米澎湃S2多次流片失敗,并聲稱小米已經放棄S2了。雷軍此次的回應無疑讓大眾熱血再次“澎湃”起來。
但造芯之路并不好走,不僅需要龐大的研發經費支持,還需要充足的人才團隊建設,更需要研發人員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畢竟雷軍自己都說過,造芯是“十億起步,十年結果”。
不管未來如何,至少,我們在當下看到了小米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