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自動駕駛的每次進化都意味著技術的一次革新。但是,自動駕駛除了取決于算法水平的智能程度,還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承載高度智能化且運算量龐大的AI算法硬件來支撐。所以,不管是L0還是L5的自動駕駛水平,一家智能化車企想要正在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獨立設計自動駕駛芯片是必須且必要的。
不過,入局自動駕駛芯片的門檻,可不是隨便一家企業就能輕松達到的。造不起怎么辦?買買買!只要舍得花錢,Mobileye和英偉達的技術還不是手到擒來?
事實也確實如此。目前中國的汽車產銷量已經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但汽車半導體自給率卻低于3%,而車規級芯片更是幾乎空白,核心芯片高度依賴進口。對于國內的自動駕駛芯片市場來說,局面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中國品牌使用的自動駕駛芯片同樣由國外主導,英特爾、英偉達憑借產業并購和技術積累,形成了現在雙雄爭霸的局面;而恩智浦、德州儀器等傳統汽車芯片廠商,高通等老牌電子消費芯片公司,以及谷歌等互聯網巨頭也在積極入局;特斯拉則更是攪動市場的“大鯰魚”。
面對外國技術的圍追堵截,想要不在技術上被“卡脖子”,想要不重蹈現在華為、中興的覆轍,國內品牌唯有積極推進自動駕駛芯片研發,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對此,零跑汽車就是這樣一個能沉下心來深耕技術的“IT型”車企:零跑汽車早在2018年就提出自己不需要依賴Mobileye,而今年更是用行動證明了這條“承諾”。隨著其首款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的發布,零跑已經打破了被“卡脖子”的困局,有了凌芯,零跑汽車,乃至國內其他汽車廠商們都不用再看別人的眼色,在自動駕駛的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
那么,零跑汽車推出的這款凌芯01,究竟有幾把刷子呢?
在戰略意義上,凌芯01是國內首款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車規級AI智能駕駛芯片。在這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個關鍵詞尤其值得注意,這對于零跑汽車的品牌發展以及中國智能駕駛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產品實力上,凌芯01的CPU處理器采用的是阿里旗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玄鐵C860”,其集成了高性能的AI神經元處理器,使得整體能耗比更低、開放性更強、更安全可靠;同時,凌芯01還可以通過PCIE級聯技術,實現多片組合形成計算平臺,以提供更強大的AI算力,并且支持接入12路攝像頭來實現360°全景環視、自動泊車、ADAS域控制以及近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而且,據零跑官方介紹,凌芯01已于今年1月份流片成功。而在不久的將來,零跑汽車即將在廣州車展發布全新SUV零跑C11,其會搭載凌芯01,同時該車還將使用零跑汽車研發的,從硬件到芯片全國產化自主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從目前官方給到的信息來看,零跑C11的整體性能指標相當不錯。從官方信息推斷,零跑C11將會搭載更大容量的動力電池組,并且起碼提供在NEDC標準下超過6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而在電驅系統上,不出意外的話使用的還是零跑自主研發的海格力斯動力總成,預計最大輸出功率或將達到400kW、峰值扭矩為720Nm。
如果真的能實現這樣的性能指標,再保持零跑一貫的高性價比形象,同時還有凌芯01跟自動駕駛輔助技術的加持,零跑C11真的想不火都難。
寫在最后
其實,我們現在只看到零跑的輝煌,卻很難想象在此過程中它歷經了多少磨難。做芯片永遠不是一件吃力就討好的事情,想要完成它,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其燒錢的能力也是一頂一的。對于為什么要堅持自研芯片這個問題,零跑汽車CEO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的回答是:“慢就是快”。
沒錯,零跑從來不是一個為了速度粗制濫造的企業,反而從誕生起,零跑就一直在堅持自研自造的道路。現在零跑已經量產的兩款車,不論從電機、電控、電池系統,還是從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系統,均堅持自主研發,并且積累了自身的產品硬實力。而且,在打好地基這件事上,零跑汽車到現在已經完成了S\T\C三個純電整車架構平臺、自建一座智能化工廠、兌現智能駕駛芯片商用的承諾。
就這樣一個肯沉下心去刻苦鉆研的企業,我真的找不到它不成功的理由。
責任編輯:Y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