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蘋果汽車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蘋果汽車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續航會如何

2020-12-24
來源:物聯網智庫

近日,媒體援引中國臺灣制造商的消息稱,蘋果可能提前兩年推出電動車產品(Apple Car),預計時間將是2021年的第三季度,也就是大概9個月之后。為此,制造商們準備在明年第二季度加緊電動車零部件的生產。

報道還表示,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部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部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將相關業者列入首批供應鏈。

此前,曾經有消息稱蘋果公司已經在加州道路上測試了數款原型車。而與蘋果電動車相關的最新消息是蘋果的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已經成為公司造車項目的新領導。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Apple Car或將采用自主突破性電池技術。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使用一種獨特的“單體電池”設計,可通過消除容納電池材料的袋子和模塊,來增大電池中的單體電池體積,并釋放電池組內部的更多空間。

蘋果的設計意味著電池內可以填充更多的活性材料,使汽車的潛在續航里程更長。該知情人士說,蘋果還在研究一種名為LFP(磷酸鐵鋰)的電池化學成分,這種電池本身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知情人士在談到蘋果電池技術時評論稱:“這意味著蘋果將汽車電池技術推向了全新的水平,就像我們第一次看到iPhone那樣。”

蘋果造車,百轉千回

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開始向汽車領域進軍。2014年,蘋果將“iOS in the Car”更名為CarPlay車載系統,同時與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通用、豐田等諸多汽車廠商陸續展開合作。

可以看出,在進軍汽車領域時,蘋果選擇了從自身比較擅長的智能車載系統入手。CarPlay能與用戶的iOS設備及儀表盤系統無縫鏈接,用戶可以通過Siri語音、觸屏顯示器和物理按鍵三種方式來控制蘋果CarPlay系統。

2015年2月,蘋果名下一款面包車在加州路試時被發現,官方解釋其在進行地圖測試項目,隨后又有蘋果內部員工透露蘋果正在從特斯拉挖人,至此,蘋果造車項目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時隔不久,有媒體曝出蘋果已于2014年啟動一個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泰坦”項目。

當年10月,蘋果CEO蒂姆·庫克談及汽車行業時曾說到:“這個行業似乎將發生巨大變化,我們拭目以待,我確實認為該行業正處于發生巨大變化的拐點。”庫克同時指出,未來汽車的整套體系架構中,軟件的重要性將日益提高。這個觀點在 5 年后的今天,得到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認同。

2016 年,被稱作“泰坦”(Titan)的蘋果造車項目有了實錘。而爆料的來源,就是被大批挖人的特斯拉CEO馬斯克。他表示,蘋果可能會造出一款引人注目的電動汽車:“如果雇用一千多名工程師來完成這項工作,就很難把它藏起來。”

2016年12月,蘋果公司向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一封公開信,信件內容也證實了蘋果正在大力開展自動駕駛的研究工作。次年4月,蘋果公司向加州監管機構提交了一份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計劃報告并獲得許可。

a1.jpg

圖源:極客公園

2017 年底開始,蘋果逐漸開始公開相關專利:2018 與 2019 年最多,分別為 31 和 32 項,2020 年還未結束,蘋果已經申請了 28 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

2018年7月,在“張曉朗竊取蘋果無人駕駛技術機密間諜案”中,法庭文件紕漏了兩件重要事實,第一,蘋果公司13.5萬員工中,有5000人被告知有泰坦項目,有2700人有訪問機密數據庫權限,遠遠大于外界對蘋果無人駕駛項目1000人規模的預估,第二,蘋果正在建造專利芯片和原型車,并且已經對電力系統、驅動系統的懸架裝置提出了要求。

由此可見,經過數年發展,蘋果泰坦計劃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其規模也在不斷發展。然而,蘋果的造車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2016年,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暫時放棄推出自行生產汽車的計劃,當時已有數百名汽車團隊員工被裁。據匿名人士爆料,Apple Car項目可能要將關注點放在自動駕駛系統上。此后,負責蘋果電動汽車項目的Steven Zadesky辭職,公司元老曾任蘋果高級副總裁的Bob Mansfield接任負責泰坦項目,蘋果Apple Car推遲到了2021年。

不久之后,蘋果又招募到了黑莓公司前汽車自動駕駛軟件部門高管Dan Dodge。Dan Dodge是QNX汽車操作系統的創始人,他的加入釋放出一個信號:蘋果有可能把重點放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軟件平臺。

2018年,蘋果在加州進行的道路測試里程達到79745英里,遠遠超過了上一年度的838英里,但在“脫離接觸報告”中,蘋果排名倒數第一,平均脫離接觸里程僅為一英里多一點。

2018年末,擔任過蘋果硬件副總裁、特斯拉工程副總裁,并負責了特斯拉Model 3項目的Doug Field回歸蘋果,并開始了泰坦項目組的新一輪重組。據悉此次重組的結果是:38名工程項目經理、33名硬件工程師、31名產品設計工程師、22名軟件工程師等190位關鍵工程師被裁員。

今年初,蘋果方面向加州相關部門提交了一份報告,其中顯示,蘋果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公共道路測試已經大幅度減少,從2018年的8萬英里減少到2019年的7544英里。同時就在本月初,《彭博社》也曾報道稱,泰坦項目的負責人已經從Doug Field手中,移交給了蘋果方面負責機器學習和AI戰略的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

由此可見,蘋果的電動車項目負責人輪番上陣,幾經輾轉。這一次,Apple Car真的能來嗎?

卷土重來,能否鳳凰涅槃?

事實上,目前蘋果方面關于汽車領域的相關產品,除了已經相當成熟的CarPlay車載系統,以及搭載了U1芯片的iPhone機型可以變身車鑰匙外,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產品幾乎可以說連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當年,在iPhone 4技驚四座之前,蘋果已經通過初代iPhone、iPhone 3G,以及iPhone 3GS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如今,僅從幾張概念圖,就言之鑿鑿蘋果造車將在不到一年之后落地,總給人一種魔幻感。

而無論是在《經濟日報》還是《The Verge》的相關報道中,供應鏈企業都是與特斯拉關系匪淺的臺灣省廠商,例如和大是減速齒輪組供應商、富田提供電動馬達、貿聯-KY提供電池組件線束,而臺達電則提供電源轉換器。更值得深思的是,即便是這些零部件都由供應商來提供,誰將會為蘋果提供整車制造?

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蘋果造車就絕無可能。手機與汽車在某種意義上也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是資本與技術雙密集型產品,并且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在手機領域已經極為常見的代工廠模式,也開始在汽車領域普及。

2020年10月16日,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聯手裕隆高調宣布進軍電動車領域,并推出了號稱軟硬一體的智能電動車開放平臺MIH。鴻海精密董事長劉揚偉在發布會上許下宏愿,計劃在2025年-2027年的時候,占據電動車市場份額的10%,這有點像“癡人說夢”。

此外,富士康與鴻華先進科技在大肆與其他供應商達成合作并“試圖造車”是一個重要的信號。這讓我們不得不懷疑,富士康已經在代工Apple Car方面與蘋果達成了一致。

再者,核心來自特斯拉的Apple Car團隊,真正具備造車實力。繼2018年8月,特斯拉負責研發和制造的高級副總裁Doug Field重返蘋果,出任SPG的副總裁之后。蘋果接連從特斯拉挖走了2個研發副總裁:

2019年3月,特斯拉負責電驅動系統的副總裁Dr. Michael Schwekutsch加入蘋果任SPG的高級總監。在特斯拉,Michael Schwekutsch主持了Model 3電驅動系統的量產,也主持了特斯拉Roadster II、Semi、Cybertruck等即將上市車型的電驅動系統開發。

2019年7月,特斯拉負責內外飾的研發副總裁Steve MacManus投奔Doug Field任SPG的高級總監。

此次,蘋果直接選擇特斯拉在臺灣的供應鏈作為自己的第一批供應鏈,想必也與來自特斯拉的核心有莫大干系——與熟悉的供應商緊密協作,可大幅提升研發效率。

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1-11月中國電動汽車累計銷量96萬輛,今年合計銷量必定突破100萬輛,今年1-11月,中國市場乘用車銷量1779萬輛,電動汽車占比5.4%。對于2021年預測,普遍預期增長50%,那么明年電動汽車銷量會在150萬輛以上。在銷量不會明顯變化的情況下,2021年電動汽車占比會達到8%。

a2.jpg

按照經濟學原理,一個新事物占比達到5%-10%的時候,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類似于2011年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今年在電動車市場,同樣出現了model3,五菱宏光mini,比亞迪漢三個爆款產品。

由此可見,在造車這條路上,無論遠景還是現狀,都對蘋果具有不小的吸引力。但是,特斯拉與傳統車企等強勁對手虎視眈眈,蘋果面臨的壓力也不可謂不大。套用現在流行的第二曲線理論,蘋果非連續創新的方向與破局點在哪里?

a3.jpg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祺此前預測,蘋果將為消費者帶來L4或L5全自動駕駛,Apple Car可能會在2023-2025年間問世。該車型將成為下一個蘋果明星產品,因為蘋果在軟硬件及服務整合上有巨大優勢。

日前,在華為的新品發布會上,重磅推出車載智慧屏,并盤點了自家在汽車領域的一系列成績。無疑,汽車已經成為華為目前重點關注的方向。。

隨著頂級科技巨頭高調殺入汽車領域,行業無疑將更暗流涌動,新的一輪顛覆或許正在途中。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在线播放a | 欧美一级片黄色片 | 国产精品视频久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人妇 | 欧美xxx4k精品hd | 午夜视频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 在线日本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麻豆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 久久午夜夜伦伦鲁鲁片 | www.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a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做真爱大片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gg在线 | 免费看三级全黄 | 九九热播视频 | jyzzyzzz免费视频国产 | 欧美日本高清一本二本三本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免费播放 | 立即播放免费毛片一级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手机看片 | 蝌蚪网在线视频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高清 | 国产极品在线观看视频 |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看视频 | 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 91短视频在线高清hd | 成年男女的免费视频网站 | 色聚网久久综合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丁香激情综合 | 一级毛片直接看 |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