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的創新能力。主要是聚焦一些新的領域,比如說集成電路、關鍵軟件、關鍵新材料、重大裝備,還比如說大家關心的工業互聯網的重點領域,著力解決”卡脖子“的問題。”3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表態。
芯片集成電路是信息社會的基石,也是信息技術的重要基礎。應該說,芯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現代信息產業和產業鏈發展?!笆濉敝袊呻娐樊a業發展總體上是非常驕人的,產業規模不斷增長。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產業增速的3倍。技術創新上也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制造工藝、封裝技術、關鍵設備材料都有明顯大幅提升。企業實力穩定提高,在設計、制造、封測等產業鏈上也涌現出一批新的龍頭企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總的來看,芯片產業、集成電路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布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全面優化完善高質量發展芯片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有關環境政策。
主要有幾項措施:
一是加大企業減稅力度。對于集成電路企業自獲利年度開始減免企業所得稅,這些政策對企業發展給予了很大的推動力。
二是在基礎方面進一步加強提升。芯片涉及到基礎問題比較多,有材料、工藝、設備,涉及比較長的產業鏈。只有把基礎打扎實了,芯片產業才能不斷創新和發展。
另外,集成電路產業本身也需要很好的生態環境,搭建平臺,能夠在產業鏈上形成互補、互相支撐的過程,所以搭建平臺、優化生態是非常關鍵的。
芯片產業發展全靠應用引導,所以在汽車、工業、醫療、教育,特別是疫情以來線上經濟、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芯片產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市場。芯片產業發展還依賴于人才,所以在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上,政府、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芯片產業是一個全球性產業鏈,要加大合作。
總體來看,芯片產業發展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合作,共同打造芯片產業鏈,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為中國的信息化社會發展提供支撐,也為全球信息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政府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共同營造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碧镉颀垙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