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3月26日訊,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結合網絡發展和產業現狀制定了2021年階段目標和2023年目標,《行動計劃》提出了六個專項行動19個具體任務,分別從網絡建設、承載增強、行業賦能、產業筑基、體驗提升、安全保障六個方面著力推動“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
《行動計劃》提及了主要目標:到2021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2億戶家庭的能力,萬兆無源光網絡(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500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1000萬戶。5G網絡基本實現縣級以上區域、部分重點鄉鎮覆蓋,新增5G基站超過60萬個。
到2023年底,千兆光纖網絡具備覆蓋4億戶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過1000萬個,千兆寬帶用戶突破3000萬戶;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覆蓋;實現“雙百”目標:建成100個千兆城市,打造100個千兆行業虛擬專網標桿工程。
其中,在產業鏈強鏈補鏈行動方面, 鼓勵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加大超高速光纖傳輸、下一代光網絡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等的研發投入,深入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鼓勵終端設備企業加快5G終端研發,提升5G終端的產品性能,推動支持SA/NSA雙模、多頻段的智能手機、客戶端設備(CPE)以及云XR、可穿戴設備等多種形態的5G終端成熟。鼓勵光纖光纜、芯片器件、網絡設備等企業持續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鞏固已有產業優勢。著力提升核心芯片、網絡設備、模塊、器件等的研發制造水平,推進實現我國通信產業鏈自立自強,培育壯大產業生態。
在千兆城市建設行動方面,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開展5G獨立組網(SA)規模商用,重點加快中心城區、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網絡覆蓋。鼓勵采用宏基站、微小基站等多種組網方式,與集中式無線接入網(C-RAN)等其他技術相結合,推進5G網絡在交通樞紐、大型體育場館、景點等流量密集區域的深度覆蓋。
在行業融合賦能行動方面,鼓勵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和行業單位合作創新,聚焦信息消費新需求、新期待,加快“雙千兆”網絡在超高清視頻、AR/VR等消費領域的業務應用。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開展面向不同應用場景和生產流程的“雙千兆”協同創新,加快形成“雙千兆”優勢互補的應用模式。
此外,《行動計劃》指出,標準化組織和行業協會等要充分發揮技術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國際對標,促進基礎電信企業、科研院所、設備商、器件商、芯片商等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加強技術攻關和協同創新。
近年來,我國光通信和5G產業快速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光通信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全球領跑,整體技術產業優勢明顯。但我國“雙千兆”產業在芯片、高速模塊、器件等方面還存在短板,推動“雙千兆”網絡發展,需全面提升產業能力,實現我國“雙千兆”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