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美國不斷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制裁,手段一輪比一輪狠毒,尤其是芯片封鎖,給我國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設置了很大的障礙。
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元器件?我們原子彈都能造出來,豈能造不出來一個小小的芯片?實事求是的講,我國雖然能造出芯片,但目前卻無法獨自高端芯片。
芯片制造是一個項目工程,需要先從一粒粒的沙子中提取出純度為99.999%的單晶硅,然后再切割成非常薄的單晶圓硅片,接下來還要經過光刻、蝕刻、封測等一系列復雜的流程,最后才能被應用在電子智能設備上。
任正非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國芯片設計能力世界一流,并且還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制程工藝,卻因為光刻機被卡了脖子,無法獨自制造出國內企業發展所需的高端芯片。
其實,“中國芯”的發展何止被光刻機卡了脖子,國內企業設計芯片設計所使用的芯片架構也面臨著被卡脖子的風險。
華為有著過硬的實力,憑借著自身的努力才能夠在現在國內的市場當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智能科技領域方面,華為盡管在國內市場當中占據著重要的份額,但是在芯片設計當中卻有著很大的限制,華為海思要想能夠獲得芯片設計能力的話,那么就除了會在制造方面受限于其他的芯片代工企業廠商之外,在設計的授權方面也會被其他的國家所壟斷。
因為現在華為已經掌握了5g核心技術,這對于華為接下來的發展也就能夠看出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而且還有著龐大的需求量,只有制作出更加先進的芯片產品以及智能科技產品才能夠更好的滿足當下華為的發展。對于華為來說,也就會保證其在市場上的地位而不改變,但是因為華為海思無論是在芯片制造還是芯片設計方面都有所欠缺,在這方面暴露出薄弱的一面,這也就讓其他的國家和企業會給出各種各樣的難題,尤其是美國。
5月7日,中國移動網絡云資源池三期工程計算型服務器采購招標順利展開,而在此次招標過程中,ARM成功拿下了中國移動采購規模占比33%的訂單,總價值高達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ARM拿下中國移動7億元大單的消息被媒體報道后,不少國內網友卻紛紛表示看不懂。有網友指出:ARM對中國企業并不算太友好,甚至還有點心向美國,為什么中國移動還要將這么大的訂單交給ARM?
英國ARM是全球水平頂尖的半導體知識產權提供商,致力于為手機芯片提供知識架構,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蘋果A系列芯片、華為麒麟系列以及高通驍龍系列采用的芯片架構均是由ARM設計的,由此可見ARM芯片架構設計能力有多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芯片架構外,ARM還專注于研發一些其他的服務器,由其設計的服務器在市場上同樣廣受認可,尤其受到一些通訊企業的青睞,此次中國移動選擇和ARM合作正是看中了ARM的頂尖設計技術。
然而,此次中國移動和ARM的合作并未得到中國網友的廣泛認可,不少網友紛紛表示不理解中國移動的做法。ARM明明拒絕把最新架構授權給華為,中國移動卻還愿意將價值7億元的大訂單提供給ARM,這究竟是為什么?在眾多可合作的伙伴中,中國移動選擇和ARM合作當然是因為ARM的實力夠強,其為中國移動提供更好的服務,這無疑是中國移動做出選擇的主要原因。
前段時間ARM公司已經發布最新的V9架構,雖然ARM方面宣稱最新的V9架構不受美國管控,但在ARM公布的廠商背書名單中并沒有華為的名字,由此基本可以斷定,ARM大概率不會將最新的架構授權給華為。
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已經正在就收購ARM一事展開磋商,如果一切順利,那ARM很可能會搖身一變成為美國企業,而當前美國方面又對部分中企的態度相當不友好,在這時候中國移動將價值7億的訂單交個ARM是否欠妥呢?
中國移動將價值7億的訂單交給ARM,但其最新架構卻不給華為,這從邏輯上來看,我們是明顯吃虧的,所以也難怪有國內網友會對中國移動的決定提出質疑。但是,大家在質疑的同時也不要忘了,論技術,ARM在行業內確實是頂尖的,中國移動要想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就必然只能選擇與技術最先進的企業合作,哪怕這家企業對部分中企的態度可能不是特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