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全球芯片荒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不僅僅是消費品市場,包括智能汽車、游戲機等等行業,都遭遇了芯片荒的問題。而手機廠商受到的沖擊更甚一些。包括蘋果、三星都手機廠商也因為芯片問題,不得不順延自己產品的出貨量。而其他的手機廠商,更是不斷地傳出”砍單”的消息。
近日有臺媒報道稱,智能手機市場出現新一波”砍單”潮。有傳聞稱,由于中國大陸5G手機在五一長假實際銷售較業者預期低25%至30%,加上印度受疫情干擾,全球前四大非蘋手機廠三星、小米、OPPO、vivo再度下修今年度出貨目標,減幅介于一成至二成以上。
可以看出,”砍單”主要是除了蘋果公司之外的手機廠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臺積電給蘋果公司的供應還是能夠滿足其需求的。至于今年秋季的新一代iPhone是否會如約而來,基本也可以滿足。這是臺積電本身的產能保障,畢竟蘋果公司是其第一大客戶。保障了蘋果公司其實也是保障了自己的基本收益。
而三星的砍單,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的工廠受到疫情以及其他災害影響所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三星手機的市場競爭力在下降,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市場的占有率不斷下滑,說明在中國市場三星的營銷策略出現問題,包括產品的定價體系等等,都面臨著大的改變,才有可能繼續在中國市場立足。這一點,三星其實多參照蘋果公司的做法,進行適當的改變。畢竟,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移動市場,雖然中國手機廠商林立,但市場的機會和份額也頗大,如果應對得當,三星在中國市場繼續獲得一定的份額其實還是可期的。
對于中國手機廠商而言,在華為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之后,華為的市場份額有一部分被國產手機廠商瓜分了,尤其是小米獲得的份額偏多。不過,隨著榮耀從華為的剝離,下一步新榮耀重新有產品上市之后,將會在市場上掀起新的競爭熱潮。直接對標的其實還是國產手機廠商,尤其是小米。小米在高端市場難以接過華為的大旗,未來在中低端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砍單對于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因為芯片荒對他們的影響還是存在的。據研調機構Canalys統計,三星、小米、OPPO、vivo是全球前四大非蘋品牌,集體出現砍單行為,對于芯片荒其實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除了芯片影響之外,市場的銷售熱情不高,也是手機廠商砍單的原因所在。因為在五一期間的市場銷售并沒有出現火爆行情,手機廠商會承受一定的壓力。不過,隨著6·18京東節的來臨,市場會掀起一股銷售的小高潮。國產手機廠商是不是能把握住這次機會也非常關鍵,如果銷售依舊沒有起色的話,那么未來繼續砍單的可能性就會加大。
對于部分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印度市場的走勢也非常關鍵。作為一個除了中國市場之外的,最大新興消費市場,印度受到疫情的沖擊非常大,這也對消費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一些中國市場廠商的出海之旅的重頭戲其實也是印度市場。因為本身的消費體量足夠大,占據印度市場,也意味著占據了新發展機會。
業界有消息稱,由于銷售低于預期,小米內部大幅修正今年手機出貨目標,將原訂2.4億支修正到低于1.9億支,降幅約21%;OPPO從原預估的2億到2.2億支,降到約1.8億支,減幅約10%至18%;vivo則從原估1.8億支,下修到1.5億至1.6億臺,減幅約11%至16.6%。目前部分元器件廠商紛紛下調預期,其實也是應對手機廠商的砍單行為。有供應鏈廠商也明確表示,“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的確有一些變化,尤其近期5G手機拉貨確實已經不像今年初那么熱,必須持續觀察是短期受到疫情擴大的影響,還是回歸市場面真實需求。”無論如何,二季度的銷量并不是很理想了。或許6·18是一個契機,看能不能扭轉頹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