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論壇上表示,國資委和國有企業將更加堅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2020年6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強國有重點企業相關管理理念與方法,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將部分國企打造成世界一流企業。
國有企業方方面面的管理能力提升,需要依靠數字化轉型的力量,依靠數字化手段與工具才能真正實現。
加快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建設一流國有企業的重要方式。
早在去年9月,國資委辦公廳就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
并且,為進一步宣傳推廣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布局、先進理念、方法路徑和典型模式,營造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良好氛圍,國務院國資委官網正式推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題”。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有關注,筆者認為關于國企數字化轉型,咱們必須知道的有以下幾件事情:
一、數字化正在重塑一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進入公共場所都會被要求掃描“健康寶”、出示“健康碼”,而健康寶、健康碼就是數字化的社會管理工具。
數字化并不是剛剛出現的新趨勢,它是過去幾十年技術創新的延續。
從自動化到信息化,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都是數字化不斷演進的體現。
現在,我們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延續,相當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升級版,即數字化革命。
數字化是信息處理的一場革命。
疫情期間數字化比較深入的行業,比如電子商務、直播平臺、在線教育,不僅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迎來了一波快速發展。
這次疫情相當于給數字化按下了快進鍵,很多企業都在加速進行數字化轉型。
它們開始意識到:數字化不僅關乎效率高低,更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再不數字化,就會被淘汰!
那么,什么是數字化,“數字化是指使用0和1兩位數字編碼來表達和傳輸一切信息的一種綜合性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指在某個領域的各個方面或某種產品的各個環節都采用數字信息處理技術。
二、與數字化相關的技術
數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級。
我們經常用到“信息技術”(IT)這個詞正在被“數字技術”(DT)替代。
在信息化時代,人們把各種信息輸入計算機,然后用計算機處理相關信息,比如,企業資源計劃(ERP)、辦公自動化(OA)、客戶關系管理(CRM)、商業智能(BI)系統都屬于信息化的范疇。
但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能自動產生并被集中處理,這讓數據的利用程度大大提高,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就是從信息化到數據化的轉變。
與數字化相關的技術主要有: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物聯網等。
這些技術都可以歸為三種底層技術:各種智能終端、中央信息處理功能以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升級改造。
首先是智能終端的廣泛使用,智能終端包括手機、可穿戴設備、傳感器和應用程序。
這些設備可以自動產生和傳輸信息,使用者不只是信息的消費者,也是信息的生產者,而且生產的方式越來越自動化,這樣就可以產生海量信息,為大數據提供基礎。
其次是中央信息處理功能的升級,主要體現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廣泛應用。
互聯網可以把計算能力集中在一起,那就是計算能力的集中化,通過網絡向每個終端輸出計算能力。
中央計算處理系統越來越復雜,引入諸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終端只需要具備簡單的處理和展示功能。
最后是互聯網的升級。
從有線互聯網到無線互聯網,我們擺脫了物理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接入網絡。
從3G到4G再到5G,網速變得越來越快,同時接入的設備也越來越多,響應時滯越來越短,智能駕駛、物聯網變得越來越成熟和普及。
三、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認識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數字化,“轉型”,這個大家都明白,就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總的來說,就是要從傳統方式轉變到數字技術。
學術一點說,“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不斷深化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激發數據要素創新驅動潛能,打造提升信息時代生存和發展能力,加速業務優化升級和創新轉型,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創造、傳遞并獲取新價值,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過程。”
《數字化轉型 參考架構》中表述: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義是要將基于工業技術專業分工取得規模化效率的發展模式逐步轉變為基于信息技術賦能作用獲取多樣化效率的發展模式。
開展數字化轉型,應系統把握如下四個方面:一是數字化轉型是信息技術引發的系統性變革,二是數字化轉型的根本任務是價值體系優化、創新和重構,三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路徑是新型能力建設,四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驅動要素是數據。
通俗點說,數字化轉型就是對業務(流程、場景、關系、員工)進行的重新定義,內部完成全面在線,外部適應各種變化,從前端到后端,全面實現無需人工介入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最終創造價值。
可以看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重新定義業務而不僅僅是信息化做的線下到線上;實施數字化的目的不僅僅是降本增效,而應該關注自動化和智能化,根據環境和基礎設施的變化,重新定義企業業務。
四、國企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
知本咨詢通過研究認為,通過數字化技術,國有企業的數字化建設,整體要實現三個目標戰略:
1、提高原有業務效率,實現數字化的創新增長。
側重于對原有業務的迭代/漸進式改進創新,低成本創新。
2、突破企業原有商業模式限制,實現企業的數字化重構。
側重對公司內外資源重新分配,組織重構,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
3、通過數字化打造企業的組織和運營能力,打造全新的數字化體系。
側重對公司組織、運營能力、生產要素的重新定義。
在數字化技術和數據的驅動下,企業能夠重構原有的商業要素,突破傳統營銷的“人貨場”邊界。
這種改變能使企業改變原有的增長模型,產生創新業務增長點,而不僅僅是原有業務模式的復制。
五、國企數字化轉型的領域
國有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建設時,需要明確需要數字化的領域。
《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四大轉型方向:
1、產品創新數字化。提升產品與服務策劃、實施和優化過程數字化水平;打造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的數字產品和服務。
2、生產運營智能化。推動跨企業集成互聯與智能運營;建設智能現場;
3、用戶服務敏捷化。建設數字營銷網絡;建設敏捷響應服務體系;探索平臺化、集成化、場景化增值服務
4、產業體系生態化。建設產業鏈數字化生態協同平臺;探索跨企業、跨產業、跨界合作新模式。
由此可以總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消費者進行數字化建設,促進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
具體數字化建設的領域包括數字化營銷、數字化產品、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運營以及數字化生態。
小結
國務院國資委已經加強對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指導,切實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
數字化發展成為我國“十四五”開局的重大戰略,是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和規律,各級國有企業搶抓產業革命先機,重構產業規則和產業體系,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是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