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第一季度的高速增長之后,全球手機市場正經歷一個相對的疲軟期。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正在放緩,消費者也正在目睹眾多手機大廠在第二季度較為罕見地大幅漲價。一些公司不得不減少出貨量,并且推遲發布新機——這一切都因為手機芯片短缺。
據《華爾街日報》7月20日報道,眾多手機制造商在大約半年前就屯了關鍵零部件,但目前這些庫存已經大大減少了。
對于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來說,關鍵零部件的采購問題導致了其出貨量預計比上一季度下降20%。谷歌也表示,其Pixel 5a 5G 手機只在美國和日本上市。
三月份,小米在印度推出了最新的旗艦機Redmi Note 10,售價約為161美元。但截止本月,這款手機的零售價為174美元,比原價高出8%。小米還于4月在印度推出了Mi11 Ultra,但上市的時間被延遲了,直到本月早些時候這款手機才開始銷售。小米的一位發言人說:“全球許多行業都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響。”
不過芯片缺貨對各個手機廠商的影響有高有低。據行業分析師表示,在每年銷售的13億部智能手機中,蘋果占了六分之一,不過其供應鏈的影響一直沒有遇到很大問題,三星的高端旗艦機供應鏈受影響也不大,不過芯片缺貨仍然讓超過80%的智能手機行業受到嚴重影響。
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前三個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激增20%,比2019年同期上漲14%。隨著疫苗接種人群的不斷擴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手機行業似乎在2021年會有一個較為強勁的增長,因為畢竟去年4月至6月,各國封城的疫情管控讓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觸底。
從歷史上看,一般第二個季度的出貨量一直好于第一季度。盡管人們對第二季度寄予厚望,今年看起來是個例外。Counterpoint預測第二季度全行業出貨量預計將比第一季度下降10%。
與此同時,與2019和2020年相比,今年剩余時間的智能手機銷量也將相對持平。Counterpoint Research 預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下半年總計7.71億部,比去年同期的7.61億部高1.3%。
Counterpoint的研究主管Tarun Pathak表示,手機芯片短缺將嚴重影響下半年的發貨量。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ategory Analytics的數據,全球手機平均價格在今年4月至6月季度上漲了5%。這與前幾年不超過2%的漲幅有所不同。
Strategy Analytics的執行董事Neil Mawston表示:“消費者幾乎永遠對價格上漲有心理預期。”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手機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都在努力采購各種各樣的半導體產品。除了4G和5G芯片組以外,在電源管理芯片、驅動程序芯片、應用驅動處理器等方面的采購也困難重重。
美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研究助理Duksan Jang說,截止6月,半導體行業的平均交貨周期延長至19周,已經超過了被認定為供應鏈危險期的16周,通常,一個健康的交貨周期在12-14周之間。臺積電最近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再次凸顯了芯片供求不平衡的局面。臺積電總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0%,但是來自智能手機芯片的收入卻下降了3%。三星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7700萬部,超出市場預期。但在那之前,該公司移動業務主管Koh Dong-jing曾警告說,芯片的短缺將損害其4月至6月季度的業務。
里昂證券(CLSA)駐首爾的資深分析師Sanjeev Rana起初預計三星在第二季度將出貨約6500萬部手機。但他現在預測,該公司距離這個目標有700萬部的差距,其中一半是由于零部件短缺而造成的。
三星的一位女發言人說:“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整個行業面臨的挑戰,并盡最大的努力將對我們業務的影響降到最低。”放眼整個行業,手機制造商也不得不應對持續的疫情爆發,這不僅抑制了消費者支出,還影響了在印度和越南主要生產中心的生產。
根據Counter Research,2021上半年推出了大約310個新的手機機型,較一年前的370個下降了約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