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加上個別地區的天災,連番沖擊環球的芯片供應鏈,芯片價格在供求嚴重失衡下水漲船高。市場預期芯片供求最快仍要待至2023年方恢復正常,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及臺積電不僅成芯片荒大贏家,更乘勢擴展設新廠搶灘,以延續市場優勢。
隨著科技發展,芯片的應用遍及智能手機、電腦、家庭電器、汽車、醫療器材,甚至航天科技等領域,全球對芯片需求有增無減。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推動遙距工作、網上學習及網購的急速發展,刺激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需求,進一步推升芯片需求。半導體業原本要提高產能迎合需求已非易事,惟今年部分地區的天災及疫情告急,均拖低環球半導體產量,令全球芯片短缺情況更趨嚴峻。
業界普遍認為,芯片荒無法于明年解決。英特爾行政總裁格爾辛格早前預期,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將于今年下半年達到高峰,然后逐步改善,但料產能在2023年前仍無法達至健康供求水平。Supplyframe市場總監巴尼特亦預期,今次芯片短缺會持續至2023年。期間,疫情反撲和個別新電子產品推出,都可能帶動新一波需求。
芯片荒短期難望改善,半導體大廠的銷售量及議價能力因而提升,成為這場芯片短缺危機的贏家。綜合媒體報道,今年8月臺積電及三星電子相繼通知客戶各類晶圓代工產品將加價,部分產品加幅高達20%。根據市場研究調查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平均按季增8%,期內以銷售額計排名前十的半導體公司,合計總銷售額按季增10%,達955億美元。
當中的大贏家,非三星電子莫屬。三星今年次季半導體總銷售額按季大增19%,達203億美元,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供應商。旗下智能手機業務亦穩佔市場一哥地位,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的數據,芯片短缺導致今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減6%,但擁有自家芯片優勢的三星上季智能手機出貨量仍佔全球出貨量的23%,與去年同期持平,力壓蘋果公司的15%佔比。三星電子本月初表示,估計今年第三季營業利潤按年增27.94%,至15.8萬億韓圜。至于同屬芯片荒贏家的臺積電,今年第三季純利按年亦增13.8%至1562.59億元新臺幣。
各半導體贏家似乎已將著眼點放得更遠,正積極投資設廠,以搶佔未來持續擴大的晶片市場。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全球半導體產業今年投資額有望按年增31%,大幅高于去年的9%按年增幅,更為連續兩年創出歷史新高?!度战浶侣劇吩缜皥蟮溃⑻貭?、臺積電、三星、聯華電子、美光及SK海力士等大型半導體企業,2021年度合計設備投資額將增加三成,達12萬億日圓(約8165億港元),其中七成來自英特爾、臺積電及三星3家公司合計的投資額。
三星電子于2019年曾表示,已預留1160億美元作為2030年前的投資開支,促進旗下芯片生產多樣化。上月底,外電引述消息人士指,三星將敲定于美國德州投資170億美元建新廠房的計劃。另一邊廂的臺積電,去年宣布于美國投資120億美元設廠后,廠房于今年6月動工,最近再宣布將于日本設廠。臺積電4月向傳媒透露,計劃于未來3年投資1000億美元,以擴大產能,及支持領先技術的制造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