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據外媒報道,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發布報告稱,美國主要的數據存儲設備供應商希捷(Seagate)仍在繼續向華為公司供應硬盤驅動器,美方表示這一行為已經違反了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
從2020年5月15日開始,美國開始了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從禁止華為使用美國企業的芯片設計軟件,到2020年8月17日禁止含有美國技術的代工企業生產芯片提供給華為,再到2020年9月15日禁止擁有美國技術成分的芯片提供給華為。自此美國對華為的芯片制裁正式開始,臺積電、高通、三星、中芯國際等多家知名芯片企業被迫停止供應芯片給華為。
雖然美國發布了限制華為禁令,但是,希捷(Seagate)方面在2020年的時候曾表示,自己的產品業務不在美國該項禁令覆蓋范圍內,而且硬盤和固態硬盤都不是在美國制造的,并不受禁令限制。美國政客卻反對稱,只要用了美國開發的技術都應該遵守美國方面的規定。
希捷(Seagate)成立于1979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硬盤、磁盤和讀寫磁頭制造商,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司各特谷市。希捷在設計、制造和銷售硬盤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提供用于企業、臺式電腦、移動設備和消費電子的產品。
希捷(Seagate)作為華為的一大重要供應商,在華為增速達全球第一的存儲業務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作為美國獨家供貨華為的硬盤商,即使在芯片全球缺貨的情況下,希捷的股票在去年9月以來依舊上漲了近86%。
目前,希捷尚未對此份報告做出明確回應,所以不知道后續希捷是否還會繼續供貨給華為,但是,假如美國方面仍然步步緊逼的話,作為一家美國企業,想必希捷到時候應該會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被迫放棄與華為之間的交易,到時候兩家企業都將失去一大業務。
對華禁令下,硬盤廠商仍供貨華為
早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就有消息稱,在美國升級了針對華為禁令的情況下,全球硬盤制造廠商龍頭企業希捷仍與華為有合作關系。
因此,希捷、被美國下達了問詢調查令,內容則是這家硬盤廠商否遵守了相關禁令,即只有拿到申請后才繼續向華為供應硬盤產品。
事實上不僅是希捷,美國很多企業都想和華為合作,此前,西部數據此前就已經獲得了向華為出售磁盤驅動器以及固體硬盤等產品的許可。但是,在取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之前,企業仍禁止向華為出口受禁令管制的產品及技術。所以,西數在禁令生效后,不止一次的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希望恢復對華為的芯片供應,但美國政府均沒有給予回應。
所以不少業內人士也在猜測,希捷可能正是因為看到了西數的結果,所以才會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選擇單獨和華為接觸!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就有消息稱,在禁令生效后,華為每年價值8億美元的硬盤驅動采購量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希捷。
美國參議院民主人士稱,希捷并未申請向華為銷售產品的許可。雖然官方表示已停止向華為運送硬盤,卻沒有具體說明何時停止運送。
美國仍在恐懼華為
美國制裁華為,歸根結底,還是是因為華為的5G技術。
在2016年11月17日,華為的極化碼方案在會議上被通過成為5G的最終方案,5G時代拉開帷幕,華為也成為了5G標準的主導者之一。
在當下這個由計算機網絡控制著最強有力武器的時代,任何主導5G技術的國家,將在5G時代擁有經濟、情報和軍事上的優勢。
于是,作為以高新技術為基礎而在國際社會上享受霸主地位的美國開始坐不住了,美國無法容忍有人在技術方面超越自己,
于是,特朗普政府以“華為產品可能被用來監視美國人,并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切斷了華為獲得在美計算機芯片等產品的渠道。華為一再否認這些指控,并表示美國的該項限制是不合理的。但是,美國方面并未理睬。
自此,美國開始了對華為的一系列制裁計劃,限制華為獲取特定美國技術或軟件的直接產品,任何未經許可的產品都無法出口華為。
隨著對華禁令的發布,臺積電、三星、英特爾、聯發科、高通、中芯、海力士等全球主要芯片生產企業,都陸續表示以后將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服務,這一舉動直接摧毀了華為智能手機業務的很大一部分,華為被迫將榮耀手機分拆,斷臂求生。這份禁令,極大限制了華為電信設備產品的銷售,至此,華為5G手機業務受到重創,一蹶不振,被迫開發新的業務線。
而存儲業務是華為少數受影響較少、且份額在全球領先的業務板塊之一。
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2020年第二季度關于存儲跟蹤器的市場數據顯示,華為的外部存儲收入市場份額增長率領先于所有其他供應商。
同一時期,全閃存企業Pure Storage的市場份額幾年來首次下降。美國整體外部存儲市場的收入下降了5%,跌至65.9億美元。據悉,華為在其不斷增長的外部存儲業務中使用了希捷、西部數據和東芝硬盤。
華為存儲業務迅速發展,并逐漸占據全球領先地位。
于是,美國方面感受到了威脅,繼續加大對華為的限制,瞄著目前華為的存儲業務開始下手。假如希捷迫于美國方面的壓力,不再向華為出口硬盤驅動器,不知華為的存儲業務發展是否會受到影響。
結語
隨著華為受到了美方的打壓之后一系列制裁,大批國內企業已經反應過來,開始進行反擊,海思,紫光國微,中微,北方華創等國內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提防美方的動作,不再尋求與美方的合作,目前已經開始獨立發展各自領域的技術。
目前,種種跡象表明,美方持續打壓華為已經純屬無用之功,如今華為已經開始往自研自產方向開始發力,此前消息稱中建八局負責建造的武漢華為“光工廠”項目FAB2主廠房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這也證明了,華為自建芯片廠不是空話,目前廠房已經構建完畢,并且即將開始生產。
如今美國方面仍對中國和華為保持強勢政策,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許多國家需要依靠我方市場,自從對華禁令發布以來,多家美國企業一直向美方遞交申請,申請解除禁令,從蘋果一直賴在中國不想離開就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于美國企業來說有多重要,如果禁令不能盡早結束,對于美國企業來說一旦徹底失去國內市場,后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