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感嘆一句,同樣是拿基礎運營商的牌照,開放號段發展用戶,如果說十幾年前的移動、電信、聯通是勉強在“前人”的基礎上摸著石頭過河,那么廣電從一開始走的就是被鋪好的直路。
就在近幾天,差不多是前后腳的時間段內,業界分別有兩個引起了廣泛關注的動態。一是廣電在貴陽開啟了192號段的預約,不少網友表示想根據套餐資費和網速情況先弄張副卡試試水;二是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信息通信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
其中一條新規很有意思,時隔兩年,工信部再次對攜號轉網政策出手,還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專門出手整治一些地方運營商帶頭掀起的攜號轉網的亂象,怎么治的呢?簡言之,工信部打算在全國范圍內新開放10000家服務營業廳,用戶可以在這些新營業廳辦理攜號轉網業務。
這是直接讓用戶繞過原運營商的營業廳辦理攜轉業務,在“中立”的服務營業廳里,自然不存在被工作人員刁難了。
廣電:路又自己變直了
雖然說攜號轉網的新規對四家肯定是一視同仁,主要還是方便用戶。但攜號轉網政策已落地兩年,另外三家的用戶數量也基本穩定下來。
大多數業內人士想必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國內通信市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從前段時間三家運營商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數據來看,三家的入網用戶人數分別是,移動約9.5億,電信聯通各3億,這個數據中肯定還包含基數不小的多卡用戶,中國總計是14億人口,還要刨除嬰幼兒、未滿16周歲的青年和大齡老人。
用戶規模觸頂,三家彼此爭奪新用戶的領域只剩存量市場,因此才會出現營業廳工作人員刁難轉網用戶,并且動靜還不小,大多數網友對192號段的態度是辦一張當副卡試用,用的不好隨時可棄,用的好了也不一定會“轉正”,畢竟現在人手都有自己的主卡。新規出臺后,攜號轉網無疑能更加方便廣電發展深度忠實用戶。
用戶:穩坐”釣魚臺“
攜號專網業務開通兩年后,電信攜入用戶最多已成為共識,聯通和移動用戶向電信輸入,等到192號段正式開放,至少在相當的一段時期內,三家的用戶會一齊持續向廣電攜入。
前有廣電,后有外資,實力強進的“鯰魚”不斷沖擊著國內通信市場,在目前取消漫游和長途以后,真正決定用戶選擇的只剩下網絡和資費,但是資費比拼已經被遏制,運營商價格趨于一致,很顯然,網絡質量和服務就成為四家吸引用戶的決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四家運營商服務方面的競爭必然會繼續升溫。例如,在前幾日的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除了集中展示中國移動產品創新融合成果和亮點外,移動還放出了將會全面轉型升級“卡”“號”“消息”的信息,小編預測移動5G消息的正式上線應該有章程了,這是5G時代殺手級應用的“候選人”之一。
這種氛圍下,廣電也打出了自己的底牌——5G NR廣播。據了解,目前廣電在部署電視塔和蜂窩基站協同組網,數量上,基站達40+萬座、電視發射塔達2000+座,應用上線后有何表現暫且不知,但小編認為5G廣播與5G消息潛力相當。
政策扶持,合作伙伴也給力,只要廣電自己爭氣,小編保守估計5年內爭取到2億用戶是大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