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基于全球437個IT組織對111項新興技術采用計劃的同行觀點收集,Gartner發布了2021-2023新興技術路線圖。
變革三大主要趨勢
根據Gartner公司發布的“2021年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2021),其中,建立信任,加速增長以及塑造變革將是三大主要趨勢,并可推動企業機構去探索諸如非同質化通證(NFT)、主權云、數據編織、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組裝式網絡等新興技術從而確保競爭優勢。
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時需要關注的技術包括主權云、非同質化通證(NFT)、機讀法規、去中心化身份、去中心化金融、同態加密、主動元數據管理、數據編織、實時事件中心和員工通信應用。
加速增長:為了加速增長,應探索以下技術:多重體驗、行業云、人工智能驅動的創新、量子機器學習(ML)、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數字人類。
塑造變革:希望塑造變革的企業機構應考慮組裝式應用、組裝式網絡、人工智能增強設計、人工智能增強軟件工程、基于物理信息的人工智能、影響力工程化、數字平臺指揮者工具、命名數據網絡和自集成應用。
對于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而言:
人才短缺是阻礙企業成功采用新興技術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相較于2020年的4%以及2019年的14%,今年64%的受訪者認為,人才可用性是阻礙新興技術使用的最大挑戰。
今年,企業對韌性的需求推動了大多數新興技術部署的商業案例。為了實現“增強韌性”的目標,相較于2020年的29%,58%的受訪者表示,會在2021年增加或計劃增加對新興技術的投資。
I&O領導者正在創建由云技術支持的分布式平臺,可以為員工實現“無處不在的運營”模式。為了讓工作環境和信息在物理位置和虛擬位置之間順暢移動,組織正在大力投資創建強大的混合云基礎,并由多種多云技術提供支持。
I&O職能部門正在部署能夠塑造2021年變革的企業技術,如人工智能(AI)云服務、人工智能IT運營(AIOps)平臺、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而基礎設施管理服務的智能自動化,區塊鏈平臺和物聯網平臺今年處于試點階段。
對于年營收低于10億美元的中小型企業而言:
中小企業正在試驗對話人工智能技術,以開辟新的服務提供渠道。為了實現自助服務交付,運維部門正在開發一系列“即服務”技術。比如運維領導者正在創建分布式平臺,其在云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實現員工“隨處運營”。
為了讓工作環境和信息在現實和虛擬間自如轉換,各企業機構正斥巨資創建一個由多種多云技術支持的、強大的混合云基礎設施。
中小型正在測試機器人和虛擬助理,以提高員工、客戶或其他用戶的效率和交互便利性。中小企業更看重提高客戶和員工滿意度的承諾,而不是擔心與人才短缺和實施成本相關的風險。中小企業的首席信息官正在投資超自動化技術,以專注于流程自動化。中小企業正在投資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過程自動化(RPA),以支持其自動化工作。他們在超自動化投資方面與大型企業同行相匹配,88%的中小企業計劃在2022年前部署這些技術。
中小企業正在跨越邊緣計算的投資,以提高其速度和靈活性。在大型企業作為早期采用者克服了風險后,中小企業已經繞過了試點階段,直接部署邊緣計算技術。58%的中小企業計劃在2021年底前部署這項技術,以解決混合工作環境中的延遲、帶寬、數據隱私和自主性等問題。
中小企業首席信息官正在增加對云安全的投資,以實現恢復能力并提高員工生產力。首席信息官們正在通過部署云訪問安全代理(CASB)、云安全態勢管理(CSPM)和云工作負載保護平臺(CWPP)等基于云的控制來提升其網絡安全,以滿足組織更具可擴展性、集成性和動態性的安全需求。89%的中小企業計劃在2022年底前部署這些技術,以擁有一套重疊的能力來應對云風險。
結尾
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是對Gartner所研究的1500多項技術進行精選,生成一個“必須了解”的新興技術和趨勢的技術集,而這些技術有望在未來五至十年內提供較大的競爭優勢。
部分內容來源于:數據觀:Gartner發布2021-2023大型企業新興技術路線圖;供應鏈星球:Gartner公布2021-2023年不同企業類型的新興技術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