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開了一張520億美元的支票,就是為了吸引各大芯片制造商把工廠搬到美國,只要你來,就可以分錢,臺積電馬上飛過去,三星也來了,大家前后腳砸錢在美建廠,等著拜登兌現承諾,一起瓜分巨額的芯片補貼。
不止美國,日本、歐盟都砸重金提振本國半導體行業。這讓自滿的印度坐不住了,畢竟該國自我認知是別人行的我都行,別人有的我都要有,經常為了第一而第一搞出一大堆花招。
現在印度打算拿出100億美元(約合637億元人民幣),激勵全球半導體廠商來當地建廠;還說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印度可以幫忙報銷50%的建廠費用;另外該國還額外撥款支持100家從事芯片設計的本地公司,就是想在當地打造一條從芯片設計、制造、包裝、測試的完整供應鏈。
按印度的話說,這個激勵計劃可以創造35000個高質量崗位,100000個間接就業崗位,還可以吸引到價值16700億盧比(約合1394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據了解,富士康和新加坡一個財團已經有意向在印度建芯片廠,韋丹塔集團也很想在當地建顯示器廠。
話說回來,印度能不能成功打造一條專屬的芯片供應鏈呢?很難。畢竟連美國都暫時做不到,之前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公開嗆聲,說美國太晚了,現在拿出520億美元來重建芯片供應鏈是無用功,這點錢根本就不夠塞牙縫。
美國520億美元都被嫌少,還推遲到明年再發,那印度的100億美元又算得了什么?再說莫迪有沒有錢大家都不知道,怕是又是“打腫臉充胖子”。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