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來看,產業變化迅速,智能網聯汽車是下半場競爭的核心,也是未來智能產業升級的戰略方向。
跨界融合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的跨域合作,將推動提升汽車及關聯產業的融合創新能力,助力構建共享出行新生態。
另一方面,由于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包括軟件在智能網聯汽車當中的應用,使得軟件價值越來越大。整個汽車產業也在從簡單垂直的供應鏈體系向網狀的供應鏈體系轉變。
在轉變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變與不變”,供應鏈模式變了,核心價值及核心利潤貢獻點變了。但是生產企業的擔當或者責任沒變;消費者對安全性、高性能的追求也沒有變。變和不變造成新的矛盾,這個新的矛盾,只能用創新生態來解決。基于此,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牽頭建設了汽車開發者生態。
共建生態是解決新問題的重要途徑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鄭繼虎指出:“當前發布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接口、規范的不統一,各家發布者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及資源來應對這種不統一,這無疑給企業帶來很重的負擔。”
建設開發者生態最重要的是創新協作,通過聚集發布者共同制定相應的標準、接口、規范,降低每個企業的成本,使得每個企業專注于自己的領域做精做強,提升研發能力。發布者涉及軟件企業、硬件企業、主機廠企業,還有科研院所,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協作,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態合作模式。
據介紹,創新中心肩負引領共性技術進步的使命,要把底層共性的技術協同行業一起做好。鄭繼虎表示,創新中心應當主導并引領汽車開發者生態建設,組織行業在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算法、整車技術平臺四大技術領域進行深耕,推動卡脖子技術短板突破,構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根”與“魂”,從根本上打造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基石。
從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需求來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專、精、特”的團隊支撐,開發者在推動汽車產業進步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構建開發者生態,培“根”鑄“魂”,強“精”固“本”,著力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的內涵與質量,在基礎算法、基礎工具、核心人才、關鍵技術等方面打造核心基礎能力,成為助力決勝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下半場的關鍵。
多維度建設支撐體系 促進生態積極發展
據介紹,目前開發者生態主要從兩方面為發布者和開發者提供了很好的支撐環境,一個是物理支撐環境,另一個是數字支撐空間。
物理支撐環境已經建成七大實驗和中試基地。投入4.5億元而建成的頗具前瞻性的7個實驗室,是為整個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提供的實驗室,能夠被開發者很好地使用起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中試基地,可以將開發者開發出來的成果進行相關的驗證。
數字支撐空間在智能網聯領域顯得尤為關鍵,主要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基礎數據服務平臺,包括一些場景庫數據。創新中心已經建設了三年多,并在今年9月的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進行了發布,在行業引起了很大的響應。創新中心希望這些場景數據能更好地服務于開發者;第二,基礎算法創新平臺。歸集基礎的算法并形成一個基礎算法的平臺;第三,數字化研發實驗室。主要解決工具鏈的問題。目前,創新中心已經與達索、索為達成合作,形成相應的工具鏈;第四,智能網聯計算中心。創新中心已經建成1000平米,投資8000多萬元的計算中心,希望計算中心能夠很好地服務于技術創新。
開發者生態的組織體系搭建,主要涉及三個環節:首先是知識產權保護。鄭繼虎指出:“無論是在開源,還是在整個生態體系里面,知識產權的保護均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保證合規,不能侵權,要保護每一個開發者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要通過知識產權對開發者進行賦能;最終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商業模式,形成最穩固的共贏機制。”
其次是開源社區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的軟件定義離不開開源設計,創新中心將圍繞四個共性領域的開源項目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開發者開源社區。第一個算法項目即將啟動,技術架構和技術平臺項目會在年底啟動,操作系統會陸續啟動。”鄭繼虎表示。
最后是生態活動的舉辦。“生態活動的舉辦依托線上線下有效的結合,創新中心搭建開發者平臺,未來很多工作將會在線上開展,配合線下系列活動來推進。后續創新中心計劃每年舉辦兩場開發者大會、4場創新賽事,針對算法,設置一定獎金,鼓勵開發者開發,同時開展評審及驗證,以促進整個生態的積極發展。”鄭繼虎補充道。
礪石計劃持續發力 推動生態圈繁榮向上
今年,創新中心還發布了“礪石計劃”,圍繞算法和整車領域進行技術需求發布,作為持續發布的共性技術攻關計劃,預計在2022年底之前,斥資5000萬元資金對基礎算法平臺和智能網聯技術平臺的項目進行扶持,同時貢獻不少于200個項目。創新中心也鼓勵其他的發布者企業貢獻相關的資源、資金和項目。項目成功的關鍵在于開發者生態的構建程度,創新中心因而面臨較大壓力,但壓力也是動力,因此希望共建開發者生態,讓更多的發布者在平臺上發布更多的項目,最后形成繁榮的生態圈。
據了解,2021年基礎算法創新平臺發布的十個項目計劃相當具體,鄭繼虎表示:“歡迎開發者生態積極參與這十個項目。到2021年底之前,創新中心會貢獻50個任務,2022年貢獻200個任務,若推進順利會貢獻更多項目,并推動整個開發者生態的形成。”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布平臺的項目圍繞自動駕駛架構、電子電氣信息架構、車輛物理架構、測試評價體系、基礎支撐體系五個方面在2022年將貢獻50個任務,任務體量巨大且涉及到很復雜的工程,創新中心也希望開發者共同參與。
“操作系統項目是國家重視并抱有很大期望的項目,創新中心也希望做出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鄭繼虎最后表示。“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講到的鴻蒙操作系統,很好地帶動了手機的生態體系,構建了共建共贏開源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包括了發布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希望在智能網聯汽車操作領域里面盡更大的責任提供更多的資源,把生態構建起來,讓開發者和發布者能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