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觀察者網》等媒體發現,英特爾在官網發布多語言版本致供應商公開信(A letter to the Supplier Partners of Intel),稱:“禁止任何形式的販賣人口或非資源勞動行為,如強迫勞動、債務勞工、契約勞工或奴役。我們的投資者和客戶已詢問英特爾是否從中國新疆地區采購產品或服務。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政府已對來自新疆地區的產品實行限制。因此,英特爾需要確保我們的供應鏈不使用任何來自新疆地區的勞工、采購產品或服務。”
該公開信由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全球供應鏈總經理Jackie Sturm署名,共有六個語言版本
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污蔑新疆存在“強迫勞動”,中方早已表達嚴正立場:這是一個世紀謊言。個別西方政客特別是美國政客,鼓噪所謂的“強迫勞動”,實質是打著人權的幌子搞政治操弄,干涉中國內政,遏制打壓中國特別是新疆的發展。
西方政客持續抹黑新疆,并逼迫商業公司站隊表態。2020年12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和民主黨眾議員麥高文(Jim McGoven)周二(12月8日)致函英特爾和英偉達,要求提供有關向中國出售先進電腦芯片的信息,據稱這些芯片被用來在新疆地區進行大規模監控。該公開信寄給時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思睿博(Bob Swan)與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
2021年7月,美國議員向贊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Airbnb、可口可樂、英特爾、寶潔以及Visa五家美國企業施壓,要求這些廠商退出贊助冬奧,并指責他們贊助北京冬奧的舉動是支持中國在新疆迫害維吾爾人的行為。五家接受質詢的廠商均拒絕退出冬奧會,但在涉疆問題上,出席聽證會的英特爾執行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史蒂文·羅杰斯(Steven R. Rodgers)表示支持美國議員炮制的中國新疆人權報告,他說:“我看過國務院的報告,我研究過它,所以我相信這份報告的結論。”其余四家接受質詢的高管則表示他們“尊重”美國政府的結論,但是不會介入此事。
不管是主動相信西方政客涉疆言論的連篇鬼話,還是屈服于美國政府壓力,作為第一個公開支持西方政客涉疆言論的芯片公司,英特爾必將付出相應代價,其公開表態恐將影響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前景,并致處理器市場格局驟變。
作為全球最大桌面處理器和服務器處理器廠商,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服務器市場長期居于壟斷地位,根據其財報,中國(含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未計入中國臺灣)已經連續6年成為該公司最大收入來源,2020財年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為英特爾公司貢獻202.57億美元營收,占其年營收的比例為26%。
近年來,英特爾增長乏力,除了傳統優勢領域,一直未能找到新增規模市場方向,而過去引以為傲的芯片制造工藝制程也被臺積電等廠商超越,首席執行官更迭不斷,發展思路混亂,被市場嚴重看衰,雖然年營業額仍數一數二,但市值排名遠遜英偉達和臺積電。
2021年英特爾將再次被三星超越
未來十年處理器市場格局之變,或就從這封公開信開始。依賴過去積累,英特爾仍然長期位列全球半導體公司前列,但有一堆頭腦不清醒的企業高層,配合游移不定的市場戰略,再加上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已經將戰火燒到英特爾家門口,蘋果推出的桌面處理器性能卓越,已經逐步替換掉原英特爾產品,一旦蘋果新處理器生態成熟,安卓系統開始借鑒之時,英特爾桌面市場恐將產生崩塌效應,一旦桌面處理器市場崩塌,服務器應用中英特爾的生態一致性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作為現在英特爾桌面處理器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廠商AMD同樣被逼表態,但AMD在公開信中閃展騰挪,雖然表態積極,但并未有明確指向。
AMD官網相應聲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多次提到,所謂中國“滅絕種族”是違反國際法的彌天大謊,所謂新疆維吾爾族問題,只不過是美國企圖從內部長期搞亂中國、遏制中國的戰略陰謀,這種手法絕不可能在中國得逞。
華春瑩表示:“美國根本沒有資格指責中國的人權問題,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的這出戲該收場了,美國政客該從自己‘楚門的世界’里清醒過來了。”
而在12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宣布,根據美國內法對所謂在新疆“侵犯人權”的4名中方官員實施制裁。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針對美方上述錯誤行徑,中方決定依據中國《反外國制裁法》進行對等反制。從即日起,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主席馬恩扎、副主席、委員巴爾加瓦、委員卡爾實施相應反制措施,包括禁止上述人員入境中國,包括內地和香港澳門,凍結其在華財產,禁止中國公民和機構同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