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1年,芯片產(chǎn)業(yè)真的太火了,截止至今年9月份,現(xiàn)有芯片企業(yè)為8.64萬家。而2021年前9個月,我國新增芯片企業(yè)3.21萬家,同比增長153.39%,2年間國內(nèi)共新增芯片企業(yè)超過5萬多家,你說火不火?
這么多企業(yè),有的是真造芯,但也有少量是假造芯,搞噱頭,或者為了政府補貼,畢竟為了鼓勵中國芯的發(fā)展,政府是真的拿出了真金白銀,從上至下,各種補貼非常多。
如何對付這種假造芯的公司?近日俄羅斯給大家做了一個示范,那就是對于芯片研發(fā)不達標的公司,直接全額返還補貼,還要被罰款。
這是真的,大家看看新聞就知道了,近日俄羅斯知名超算和CPU設計企業(yè)T-Platforms公司被法院判決返還官方補貼27.6億盧布,并處以5億盧布罰款。
T-Platforms旗下有一家公司叫做Baikal Electronics公司,他之前表示自己要推出一款48核的CPU,支持雙架構(gòu)。
所謂的雙架構(gòu),就是主計算單元基于ARM指令集架構(gòu),同時還整合封裝了一顆同樣自研的RISC-V架構(gòu)協(xié)處理器,用于安全啟動和管理。
而主計算單元,頻率為2.0GHz,最高加速2.5GHz,熱設計功耗僅為120W。
而為了支持這款CPU的研發(fā),政府給了很多補貼支持他,補貼的費用占到了項目研發(fā)費用的1/2左右了,畢竟俄羅斯也是一直受美國的打壓,芯片急需突破。
而這款芯片原計劃于2019年11月份就要發(fā)布,但直到2021年12月份才發(fā)布,延后了兩年,而據(jù)測試其實成績對比同樣ARM架構(gòu)的華為鯤鵬920 2.6GHz 48核心,性能低了大約15%。
實際上這樣的成績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實際是性能沒有達到預期,再加上延后了兩年,也就是說當初吹的牛沒有實現(xiàn)。
于是俄羅斯工貿(mào)部怒了,將Baikal Electronics及母公司T-Platforms告上法庭,最后T-Platform公司敗訴了,不僅要退回當初政府給的補貼27.6盧布,還要罰款5億盧布,合計32.6億盧布。
對于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覺得我們真的可以效仿一下,政府補貼可以,但是沒有完成目標,同樣要退錢加罰款,畢竟補貼不可能是白給的,同時也必須要有業(yè)績要求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