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折疊屏手機為那么啥火了?
很多中老年人還沒有用得上全屏手機,這下,折疊屏手機又火啦!原因如下,聽虎姐著重分析。
折疊屏手機一系列新品密集發布,價格也下降至萬元以內你是不是很想擁有一臺呢?
2021年12月15日,OPPO推出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Find N,售價7699元起。12月23日,華為發布折疊屏手機P50寶盒,售價8988元起,完成了Mate和P系列折疊屏手機雙線布局。
在當下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折疊屏手機是很好的營銷熱點,打破了“千機一面”的狀態。
折疊屏手機真的如傳聞的那么“香”嗎?當下值不值得買?
2021年末,折疊屏手機迎來了又一次升溫,主流手機品牌幾乎齊聚這一新賽道。除了早已入場的三星、華為等品牌以及最新入場的OPPO,2021年3月,小米也發布了折疊屏手機MIX Flod。
此外可以確定的是,vivo和榮耀很快也將推出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
從折疊屏手機的市場份額來看,目前華為占據了國內市場近七成份額,三星、小米等位居其后;在國際市場,預計2021年三星的市場份額仍將在80%左右,牢牢占據著全球市場的龍頭地位。
如同當年的全面屏,折疊屏自帶“流量”,是現階段非常好的營銷點。看來是不火都不行。
從手機廠商看,如今各大手機品牌都在追求高端化。為了突破價格檔位,以前比拼的是芯片、拍照功能、屏幕尺寸和刷新率,但現在除了高端芯片,其他技術已在低端機型上普及應用,難以再支撐手機品牌“段位”的提高。于是,折疊屏技術成為手機品牌“秀肌肉”的重要手段,加之折疊屏手機的定價較高,也成了“高端”的代名詞。
從用戶需求看,電子消費產品用戶一直追求通過更小的體積享受更多的功能,尤其是在視頻、游戲等大屏應用面前,用戶對屏幕尺寸的需求沒有止境。折疊屏手機的推出滿足了這一需求,或將成為智能手機演進的方向。
其實,折疊屏手機并不是第一次火了。2019年2月21日,三星全球首發量產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
緊接著,華為也發布了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一時間,手機巨頭們紛紛表示正加緊布局折疊屏手機。但當時,許多專家認為國內“柔性屏”生產技術尚不成熟。
時至今日,折疊屏手機仍面臨兩大瓶頸,即屏幕材料和鉸鏈工藝,用戶反映的痛點主要集中在屏幕折痕、顯示故障、折裂等,這也是目前折疊屏手機仍較為小眾的重要原因。
在軟件適配度提升上,華為更為突出,其最新發布的首款縱向折疊屏手機P50寶盒,除了折疊形態的創新,搭配的鴻蒙系統是一大亮點。記者在現場展示時看到,在該手機界面中,手機圖標位于中心位置,其他鴻蒙生態設備懸浮圍繞在四周,只用按住設備圖標向手機圖標輕輕一拉,就能成功連接,大幅提升了多設備互聯體驗的便捷性。
其實,折疊屏手機產品成熟可能還需要兩年的時間。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目前蘋果、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尚未入局,小米、OPPO等廠商的市場份額還較小,三星、華為這兩大主流廠商也仍在不斷提升技術和工藝,以克服用戶體驗痛點。
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產品應有的市場形態。同時,目前主流手機廠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價格仍在8000元左右甚至更高,距離價格親民化還有空間。
折疊屏手機何時能再降價?專家認為,隨著更多手機廠商加入,推動折疊屏手機市場更加活躍之后,折疊屏手機價格會進一步降低。綜合來看,待未來產品成熟、消費者具有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時,才是最好的入手時機。
隨著蘋果等更多實力廠商的入場、供應鏈的成熟以及需求端的爆發,到2023年預計折疊屏手機市場規模或將沖刺3000萬臺。
雖然與整個手機市場的體量相比,折疊屏市場微乎其微,但在三星、華為等品牌的引領下,折疊屏手機市場已經完成了消費者培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甚至追捧這一產品。
聽完虎姐的分析,你是不是也覺得折疊屏手機必火呀,不過,還是要先放下你那蠢蠢欲動的小手吧,等待時機合適再入手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