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消息,日前中國移動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計劃表中表示,公司在芯片領域已經孕育多年,約從三年前開始重點布局計算類、通信類、安全類三類芯片,重點打造基于 RISC-V 的芯片架構體系。經過 2-3 年的攻關和研發,計算類芯片和 NB 芯片已完成研發和制造,具備量產條件,并開展小規模應用部署,LTECat.1 芯片目前還在研制中。
芯片,又稱為集成電路,是微處理器或多核處理器的核心,也是整個電路系統運作的動力,芯片在開發成功之后的半個世紀,變得無處不在,作為計算機、手機和其他數字電器的核心成為社會結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于芯片的重要性,各國都將國內芯片事業發展視為國家發展核心,不過,由于我國的芯片產業起步較晚,并且還受到了部分國家的頻繁針對,這就導致芯片產業一度成為國內被“卡脖子”嚴重的領域之一,雖然我國的芯片研發環境惡劣,但這并未能阻止國家發展芯片事業的決心,為了幫助國家芯片產業盡快打破國外的封鎖,實現真正的自給自足,國內誕生了如華為,展銳,北方君正等優秀的芯片研發企業,而中國移動作為國內的三大運營商之一,也毅然決然的踏上了芯片研發的道路。
中國移動入局芯片產業
2021年7月5日,據中移芯片官微披露,中國移動旗下中移物聯網全資子公司芯昇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正式獨立運營,旨在幫助物聯網芯片國產化,解決芯片內核卡脖子問題。
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法定代表人為肖青,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電子元器件制造等。
中國移動進入芯片產業,主要是往物聯網芯片方向發展,自從進入5G+IoT時代以來,“萬物互聯”已經成為了各大科技公司發布會上頻頻喊出的口號和發展終極目標。但這個萬物互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物聯網領域,普遍面臨著功耗、高能效比的聯網能力、運行穩定、抗干擾能力強、成本等問題,而一顆性能強勁的物聯網芯片,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中國移動早早就開始了在物聯網領域芯片布局,中國移動2017年成立的中移物聯網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自成立之初便開始涉足物聯網芯片領域,并從代理、定制研發逐漸過渡到核心芯片自主研發,目前已研發了數款基于國產RISC-V內核的窄帶蜂窩通信和MCU芯片。
此外,中國移動聯合多家芯片廠商推出了多款性能優異的物聯網芯片。
2021年12月17日,中國移動子公司在首屆滴水湖中國RISC-V產業論壇上,芯昇科技MCU產品經理王斌介紹了該公司CM32M43xR系列產品情況,該系列產品是中國移動首款RISC-V低功耗大容量MCU芯片。
據公開資料顯示,CM32M43xR系列混合信號MCU是中國移動首款基于RISC-V內核的MCU芯片,該芯片采用40nm工藝打造,主頻高達144MHz,內置512KB Flash同時,CM32M43xR系列混合信號MCU采用Nuclei N308內核,集成FPU,支持DSP指令和ECC硬件功能。
在產品應用方面,CM32M43xR系列混合信號MCU憑借其強悍的運算能力,目前在中國移動5G和背包、智能手持打印機、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光伏逆變器、數字電源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生態資源方面,CM32M43xR目前擁有包括產品手冊、SDK 、調試工具、系統支持在內的完整生態。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依托“智慧中臺”戰略,近日聯合富瀚微、君正、瑞芯微、星宸、國科微等合作伙伴,先后發布了 AIoTel FH8856、AIoTel T31ZX、AIoTel SSC336Q、AIoTel RK1109、AIoTel GK7605V100Y 等 11 款視頻物聯網芯片。
中國移動表示,未來將繼續協同終端產業鏈合作伙伴,持續推進視頻物聯網產業規模化升級。
此外,中國移動還戰略投資了5G通信基帶芯片專家南京創芯慧聯技術有限公司。
據了解,創芯慧聯成立于2019年,擁有一支具有十幾年研發經驗的整建制通信基帶芯片團隊,在技術能力、產業化經驗和全球化運營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積淀,產品覆蓋5G擴展型基站芯片、模擬和射頻芯片、物聯網芯片等。
創芯慧聯以5G芯片產品為核心,產品涵蓋5G小基站芯片、模擬基帶和射頻芯片、通信/物聯網芯片、MCU控制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市場和行業市場的芯片設計經驗,具有主流芯片工藝的量產經驗,具有專業的從芯片產品設計到規模商用的全流程實操經驗。
股價強勢漲停
據了解,中國移動自2022年1月5日在A股上市交易,隨后股價維持窄幅震蕩態勢。回A以來,中國移動A股股價數次逼近破發線,到1月21日收盤時報57.58元/股,跌至發行價。由于中國移動上市后有“綠鞋”機制(超額配售選擇權)護航,股價始終維持在57.58元的發行價上方。
不過,中國移動在2月8日時,股價大漲5.42%,2月9日,中國移動股價一路走高,臨近午間收盤時封死漲停。截至收盤,股價漲幅為10%,報收于67.43元/股,創下上市以來最高價,總市值約為1.44萬億元。
據中國移動此前發布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收約8448.77億元-8525.58億元,同比增長約10%-11%;歸母凈利潤約1143.07億元-1164.64億元,同比增長約6%-8%;扣非凈利潤約1072.85億元-1093.28億元,同比增長約5%-7%。這一數據,使中國移動超越中石油、中石化、貴州茅臺,登頂 A 股凈利首位。
中國移動如此高的凈利收入,得益于其龐大的用戶規模及5G市場。
在用戶規模上,中國移動手握9.56億用戶,比電信和聯通兩家的用戶總和都高。三家分別占比為中國移動58.1%,中國電信22.6%,中國聯通19.3%。
在新興的5G產業中,中國移動5G套餐客戶達到3.31億戶,5G網絡客戶達到1.6億戶。在去年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數智賦能 驅動未來”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宣布,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移動累計建成5G基站近50萬座,全球第一,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36%以上,5G終端連接數超過1.6億個,占全球總量的40%以上,已建成全球技術領先、規模最大、品質優良的5GSA網絡,為全國地市級以上城區、部分縣城及重點區域提供5G服務。
此外,中國移動還擁有較強的現金流儲備,最近三年,中國移動年營收在7000億元以上,凈利潤穩定在1000億元以上。中國移動表示,公司充裕的現金有利于公司緊抓拓展信息服務的機遇窗口期,加速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數智化轉型。公司目前投資重點涉及 5G 及 CHBN 相關領域,包括數字內容、ICT、安全服務等。
毫無疑問,擁有強大資金實力和影響力的中國移動入局芯片領域,對于國內芯片產業來說是個重大利好消息,這將有助于國產芯片實現自給自足,并實現從追趕全球到與全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