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5G開啟后,通信企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來自GSMA移動經濟報告中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移動用戶達53億,預計到2025年,全球移動用戶將達57億,其中,到2022年,全球5G連接總數將達到10億。5G使用呈現快速增長態勢,5G連接數占總連接數由2021年的8%到2025年提升至25%,全球超過五分之二的人將生活在5G網絡的覆蓋范圍內。
報告還顯示,截至2021年底,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已有22個商用5G,預計未來幾年會有更多投入。與此同時,2022年到2025年,運營商投資將達6200億美元,其中85%用于發展5G。需要指出的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星與中興通訊五大通信巨頭,占據全球了絕大部分市場。
全球通信市場競爭激烈,尤其圍繞5G賽道爭奪尤為慘烈的局面下,中興通訊營收依舊展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2021年全年營收11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8%;凈利潤為68億元,同比增長60%。不過,這一營收遠遠不及華為。雖然華為面臨艱難的環境,但在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看來,2021年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
2021年全年營收預計約6340億人民幣。當然,這個營收規模相比2020年的8914億人民幣,2021年營收減少2574億元,同比下降29%。主要是芯片受到限制,導致智能手機急劇萎縮,繼而拖累了整體營收。只是,面對惡劣的環境,華為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技術創新,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將有質量地活下來。
不過最近就有比較明確的消息透露,廣電計劃在5月份中旬開始對一些地方試點進行放號試營業,經過試營業的不斷完善后,廣電將會在全國各個地方都放出自己的號碼,正式成為全國第四大通信運營商。不過就內部人士透露,等到廣電正式在全國放號,可能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擁有700MHz的5G傳播途徑的廣電,在技術上已經是各大運營商之間的姣姣者,而作為姍姍來遲的第四大運營商,廣電也必然給予新用戶一些甜頭,以此來吸引大家辦理。據說廣電屆時將會推出非常優惠的59元5G套餐,套餐內將包含30GB的流量,而30GB的5G流量套餐無論是在移動、聯通還是電信都需要128元以上的價格,看來廣電也明白5G市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拿下5G市場的意義非同小可。盡管廣電全國放號看來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多少會讓人有點失望,不過有希望總比沒有好,當然也不排除當廣電放號的時候,電信、移動和聯通的5G套餐已經大降價了。
而目光緊緊盯著5G市場的不僅僅只有廣電這一家,民營運營商那邊也有不少運營商也已經推出了自己的5G套餐,比如說最近很受關注的全民優打的5G自由選,這個套餐有20GB-100GB的流量包可選,自由度非常高,用戶每個月都可以更改自己的流量包大小,最小的20GB每月30元,最大的100GB則要120元,折合下來每GB的流量價格低至1.2元。而且相比廣電而言,民營運營商進入5G市場的速度更為迅速,而且一些限制也相對較少,對于一些有流量需求的用戶來說,至少在現階段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允許人們構建起一道道連接,從而無限暢想這個世界。在全球范圍內,學校和教育系統、醫療和保健行業正在數字化,汽車制造、重工業也已開始數字化轉型的步伐,而5G正是關鍵的驅動因素。
誠然,4G技術已經在過去十年間給全球編織起一張巨大且完善的信息通信網絡,社會各界在4G的助力下飛速發展。那么,下一個十年的5G發展趨勢又是什么?
2022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2)于日前落下帷幕,包括愛立信在內來自全球超過1500家參展商以及數千名行業領軍人物相聚于此,共話5G未來發展趨勢。“對于愛立信而言,構建可以連接數十億人且未來會連接萬物的網絡基礎設施是我們的核心。”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鮑毅康如是說。
權威數據顯示,到2021年年底,全球5G簽約用戶數已經超過6.6億;到2027年年底,全球5G簽約用戶數將達到44億,大約占到屆時全球移動簽約用戶總數的49%,5G將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手機網絡接入技術。
“5G技術的規模商用提升了其在企業/行業的適用性。例如,教育、醫療等行業都在使用新的5G技術進行數字化,制造業、汽車等大型工業和重工業現在也開始接受5G作為主要的創新驅動力。”愛立信首席技術官Erik Ekudden認為,“這也意味著未來十年,5G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