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前全球缺芯還未緩解,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地緣沖突可能會造成稀有氣體等和鈀等金屬材料的短缺,進一步加劇芯片供應問題。
電子特氣的重要性
電子特氣被稱為現代電子工業的血液,主要應用在半導體、液晶顯示、晶硅太陽能電池、光纖等領域。其中,氖(Ne)是一種用于半導體光刻的稀有氣體技術,特別是深紫外光刻技術 (DUV) 的元素。
這些稀有氣體可分別應用于ArF、KrF光刻機中準分子激光光源的生產和半導體刻蝕中,主要用于8英寸晶圓250~130nm成熟制程的DUV工藝技術,但基于英特爾10nm制造工藝的CPU也依賴于氖氣。
盡管惰性氣體在半導體制程當中使用比重并不如其他產業,但氖、氙、氪是半導體制造業不可缺少的工藝氣體,供應鏈的穩定性極其重要。
俄羅斯的市場占有情況
俄羅斯的鈀是半導體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在封裝環節,被用于傳感器和存儲器的制造。俄羅斯占全球鈀供應量的40%左右。
市場研究機構Techcet表示,半導體制造商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C4F6(六氟丁二烯)、氖、鈀等特殊原料依賴性較強,超過90%的美國半導體級氖氣的供應來自烏克蘭,35%的鈀來自俄羅斯。
在業內人士看來,俄烏局勢日益復雜可能沖擊該地區惰性氣體供應,雖短期內不至于造成產線中斷,但氣體供應量減少仍將可能造成價格上漲,半導體生產成本可能因此上漲。如后續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很有可能造成相關稀有氣體的供應緊張,從而推高芯片產業鏈成本。
烏克蘭在全球半導體原料氣體供應鏈上的位置
作為全球半導體原料氣體供應大國,烏克蘭是包氖、氬、氪、氙等氣體的供應大國,其中氖氣的供應更是全球市場主導者。
調研機構Omdia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烏克蘭擁有Iceblick、Ingas和Cryoin等重要氣體產品企業,占全球氖氣供應量的70%以上,而氪氣(Kr)和氙氣(Xe)的全球供應份額則分別達到40%和30%,而ASML使用的氖氣中有不到20%來自該國。
氖氣、氪氣、氙氣等惰性氣體是芯片制造的關鍵材料,根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Techcet 2月初發布的最新數據,烏克蘭供應全球氖氣、氪氣、氙氣等的需求占比分別達到了70%、40%和30%。如此高的占比也引發了對上游材料供應短缺、進而阻礙芯片生產的新一輪擔憂。
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特種氣體分析師任路在接受《環球時報 》的采訪的時候曾表示,氖、氪、氙其實都是鋼鐵產業的副產品。因為在生產鋼鐵的過程中,是需要氧氣、氮氣等氣體大量參與的,所以鋼鐵廠們就會用到空氣分離設備分離生產出需要的氣體。
而在分離的過程中,氖氣等稀有氣體也會被分離出來當成副產品賣出。這也是為啥生產這些氣體的公司,大都是鋼鐵廠。
加上近幾年我國對于稀有氣體純化技術有了突破,工藝也算是相對成熟了,像是華特氣體就拿到了 ASML 的特種氣體認證,國內光刻氣的 60% 份額也都是華特的。
去年我國把 60% 的氖氣出口給了韓國、37% 的氪氣出口到了日本、30% 氙氣出口到了韓國,可以說稀有氣體供應國也得有中國的名字。
戰爭對芯片巨頭影響
主要芯片制造商的供應商ASML表示,其正在正尋找氖氣替代來源以防俄烏沖突導致供應中斷。但大多數芯片制造商都處于觀望狀態,因為他們已經將供應鏈多樣化。
其中,SK海力士首席執行官Lee Seok-hee表示,該公司已經 "獲得很多 "芯片材料,而且 "沒有必要擔心"。英特爾表示,它預計不會有任何影響。格芯稱,預計其不會有直接的風險,并且可以靈活地在俄羅斯或烏克蘭以外的地方尋找貨源。聯電也是如此表示。
報道稱,日月光表示,材料供應 "目前 "保持穩定。此外,臺灣“經濟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其已經檢查了臺灣的半導體供應鏈,發現材料對生產活動沒有直接影響。
對此,集邦咨詢TrendForce的高級分析師Joanne Chiao說,"目前,俄羅斯不是臺灣代工行業的主要市場之一。"
客戶包括蘋果的馬來西亞芯片制造商Unisem表示,從原材料的角度來看,它預計芯片生產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其所需要的材料不是來自俄羅斯,同時設備主要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當地。
目前,馬來西亞已經成為芯片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占全球芯片組裝測試和封裝的13%。
結尾:
半導體材料市場迎來了快速增長期,與此同時,國際貿易形勢受到多種因素干擾,不確定性愈加凸出。目前的局勢,對于中國來說正是一個機會。在未來也將成為全球芯片制造企業多樣化供應鏈的重要備選。
部分內容來源于:半導體國產化:俄烏沖突對芯片供應影響有限;鈦媒體:俄烏戰火燒到芯片產業鏈,對全球影響有多大?;芯東西:俄烏戰火里的芯片斷供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