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Smart Healthcare)是指在診斷、治療、康復、支付、衛生管理等各環節,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高科技技術,建設醫療信息完整、跨服務部門、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信息管理和服務體系,實現醫療信息互聯、共享協作、臨床創新、診斷科學等功能。
智慧醫療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傳感器技術和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并與傳統技術緊密集成醫療和健康服務等內容的一種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搭載先進的物聯網、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等相關技術,借助智能手段將醫療、健康和服務相關的信息、設備、人員和資源連接起來,實現有效的互動,確保人們及時獲得可預防和可治療的醫療服務在實現我國的智慧醫療政策以及改善城市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特別的作用。
通信技術和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也為智慧醫療的提升了整體診療的效率,易觀分析師認為,智慧醫療在臨床診斷、預防干預、運營管理和決策等都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過技術的提升,醫院的運營診療效率得到了提升,疾病及健康管理的場景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整體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優化就醫體驗。隨著5G的規模商用,5G智慧醫療逐步走向成熟和普及,為民眾帶來更方便、更快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隨著參與者地不斷增加,智慧醫療產品及服務得到快速升級和補充。在醫療場景中,企業深層解讀醫院、基層醫療、區域醫療、制藥企業、醫生、患者等多方的需求,并持續進行產品的研發和升級,使得智慧醫療的覆蓋場景得到了極大豐富,現主要包括智慧診療場景、智慧患者服務場景、智慧醫院管理場景、智慧區域基層醫療場景、智慧制藥企業場景。智慧醫療場景:通過輔助決策系統、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等產品,幫助醫生提高診療診斷能力,有機會實現縮小醫院間的醫療差距,并提升各級醫院的診療效率。
伴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醫療技術創新的步伐將不斷加快,基礎理論、應用場景及應用途徑也將不斷深化、拓展。在醫院場景,智慧醫院的建設將從信息化走向數智化;在患者應用場景,人群對智能化主動健康管理需求擴增;在區域公共衛生(基層醫療)場景,多方協同更將加速智慧醫療在區域內的落地應用;制藥企業將嘗試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營銷效率,并更加注重患者服務的深度。面對智慧醫療需求的加劇,供給端將迎來新機,智慧醫療將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從健康中國到十四五規劃,智慧醫療產業政策體系趨于完善。近五年來,從中共中央、國務院到各部委,陸續出臺了大量醫療產業的相關政策,強調了信息化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對醫療產業的重要支撐作用,智慧醫療迎來政策密集期。智慧醫療由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眾多高新技術作為運作核心,因此任何相關技術方面的突破都將對智慧醫療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包括FRID等智能感知技術、5G等信息互通技術、云計算等信息處理技術。具體問題,例如如何能夠長期精準地采集數據;網絡傳輸如何實現安全穩定;如何實現身份認證、責任可溯;如何建成高拓展性、高容錯性、滿足不同存取訪問需求的數據平臺以適應高速增長的醫療數據規模等。
5G智慧醫療是指結合5G技術,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和醫療儀器設備,發揮醫院的醫療技術優勢,對患者的診斷、急救和護理等應用場景提供實時、遠程、高移動性、數字化的醫療服務,并促進醫療信息化上升到智慧醫療,進一步提升醫療效率和診斷水平,提高醫院的運營效率,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促進醫療資源共享下沉等一系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