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5G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蓬勃發展,曾經還處在科幻故事或者預言中的智能設備也變成了現實,同樣的,由于技術的發展,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正從專家們的預言逐步走向現實,并日益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生命。
智慧醫療以人工智能和醫學大數據為基礎,賦能傳統醫療,涵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多個不同層面,是醫工深度交叉融合的產物,對于維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已被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戰略規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目前,各屆對智慧醫療都充滿極大的熱情和期望,各國政府制定各種戰略規劃,學術屆科研成果層出不窮,產業界廣受資本青睞追捧,國內外的智慧醫療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我國智慧醫療建設發展,總體上呈現穩健上升的態勢,但是醫療行業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還不夠高,醫療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難以得到充分的展現。由于各地區城市發展不同,每個區域當地的醫療數據化程度也不盡相同,由于數據化程度不一,各醫院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這樣就易造成得各地區對醫療健康數據的采集和整理程度不一致、評判標準不一致等等情況,也就導致“數據孤島”的產生。
智慧醫療的核心是數字化,讓醫療信息、疾病信息等數據化,用數據來記錄、傳輸。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在醫療健康領域已經有不少智慧醫療應用成功的案例。手術機器人、VR、智能血糖儀、可穿戴設備、智小馬等,都是智慧醫療的有機組成部分。
智慧醫療是近年來新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主要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專業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隨著智慧化時代來臨,各界投入發展創新研發應用的步調加快,業者開始積極研發有關于物聯網、智慧裝置的多元加值應用,也開始推動我國智慧醫療產業發展加速邁入新階段。
醫療信息化是智慧醫療的基礎,建設逐漸完善,各類業務應用終端總數超過500個的醫院占比已接近半數,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硬件、數據和推廣經驗,打通了院內外應用通道,為智慧醫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醫療信息化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從以財務為核心到以診療為核心的拓展,目前正處于從數據集成向數據共享的拓展,市場可提供的服務類型涵蓋各個方面,市場規模也逐年增長,預計2022年可達221.5億元。
醫療服務也是當前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短板。由于國內公共醫療管理系統的不完善,醫療成本高、渠道少、覆蓋面低等問題困擾著大眾民生。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就診手續繁瑣等等問題都是由于醫療信息不暢,醫療資源兩極化,醫療監督機制不全等原因導致,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在醫療領域的信息資源的配置,智慧醫療建設就是重要內容。智慧醫療就是推動惠民醫療的重要手段,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打造一個平臺體系,降低患者等療時間,并通過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給患者提供公平、安全、便捷、優質的診療服務。
雖然現目前我國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都在給智慧醫療發展的一定空間和資源傾斜,但現狀是很多醫療健康相關企業、機構卻沒有和醫院等形成一條完整的鏈條,對覆蓋全生命周期,涵蓋預防-診療-康養的智慧服務鏈尚未建立,如在線診療與智能監測“斷聯”,心臟監測、睡眠監測等智能設備尚未與醫療機構連接,影響救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