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昌盛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公眾對健康的關注度與認知度達到新高峰,健康產業將進入黃金期。俞熔表示,公眾健康意識,特別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健康意識提升,會促進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給預防醫學帶來新的機遇。公眾對預防關口前移的重視,符合國家宏觀衛生政策,有助于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不斷發展,借助互聯網的遠程醫療,家庭式、全周期式的健康管理將成為常規需求。“疫情催生多樣醫療場景,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驅動,都將加速智慧醫療進程。通過數字化技術,更多健康服務通過線上進行,醫療健康行業變革在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也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造福更多患者。”
現如今國內的醫療管理系統還是不完善,醫療成本較高、渠道較少、覆蓋面低等好多問題困擾著民眾看病。“看病效率低、服務質量欠佳、看病貴等等”現狀成為醫療系統主要關注的問題。醫療資源兩極分化嚴重,三甲大醫院人滿為患,小型社區醫院無人問津,病人看病手續復雜等都是醫療信息不先進不科學的表現,導致醫療體系出現眾多困擾民眾及醫療人員的重要因素。所以這時的醫療體系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智慧醫療方案,幫患者、醫生、醫院解決看病難、效率低、服務差等問題,讓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支付醫療費用,享受便利、安全、優質的診療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現醫患之間的完全信任。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智慧醫療與5G融合發展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智慧醫療利用高新科技,基于綜合性醫療信息數據平臺,實現即時的互聯互通和高效的智能處理,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疾病診療或防治等服務。智慧醫療與5G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將會解決區域醫療服務不均衡的問題,推進全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傳統醫療模式向智慧醫療模式的轉變,進而真正實現全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目標。
實際上,近些年我國在智慧醫療發展上,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其中包括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和面向醫院的智慧管理。而在具體應用上,通過就診前的線上掛號、電子就診等,就診中的醫療影像、智慧病案等,就診后的慢病管理、診后隨訪等,構建了時間上的持續性服務體系,實現了空間上以患者為中心,突破物理邊界,比如互聯網醫院。更重要的是,智慧醫療的應用還能滿足覆蓋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
未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媒體等新興技術在智慧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將更加深化。在政策的助力下,我國醫療信息化進程將加快推進。未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智慧醫院建設需要上級高度重視并付出行動。醫院信息化實際上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院長層面重視信息化建設,院級領導擔任項目實施負責人,并配備由信息化部門和臨床業務部門組成的強大實施團隊,才能達成想要的效果。
蓬勃發展的新技術有助于實現醫療過程透明化、醫療流程科學化、醫療信息數字化以及服務溝通人性化,從而達到提升醫護工作效率、增強患者服務體驗和優化內部管理機制的目的。在未來發展當中,醫療機構要不斷探索運用新技術,促進醫療服務智慧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