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韓國是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生產國,但目前經濟前景不明朗,人們越來越擔心通脹壓力、利率上升、消費者信心惡化以及國際關系的持續惡化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作者 | 方文
圖片來源 | 網 絡
今年韓國本土芯片庫存增幅四年最高
2022 年迄今,韓國半導體雙雄的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股價分別下修 27% 以及 29%。
韓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數據,韓國5月份全國芯片庫存較上年同期增長53.4%,這一芯片庫存增幅是過去四年多來的最高水平,表明全球消費電子類存儲芯片需求顯著放緩。
上次出現這么大的庫存增幅還是2018年3月,當時全球存儲芯片行業營收增長放緩,存儲芯片行業庫存也實現了54.1%的同比增長。
過去一年,由于市場對未來芯片需求的質疑,以及全球央行收緊政策給科技股投資帶來了壓力,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韓國芯片巨頭的股價一直在下跌。
還有智能手機,雖然三星還全球第一,但中國廠商已經拿下了全球50%+的份額,中國智能手機銷量,早超過了韓國。
由于韓國內卷比中國先到了爆發點,開始了罷工不斷的日子,大批韓國企業開始加大對中國的投資。今年前五個月,韓國對華投資增長52.8%。
中國半導體對韓出口激增
根據韓國海關統計,2022年5月韓國對中國出口總額為134億美元,進口為149億美元,首次出現中方順差的情況。
中國商務部日前統計,2022年1—5月中韓貿易額達1522.6億美元,年增10.2%。
預估2022年雙邊貿易額將突破36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意謂著韓國2022年將趕超日本,首次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國。
根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分析,占中國對韓國出口總額約六分之一的半導體產品,5月出口激增40.9%,對兩國貿易格局翻轉有較大的影響。
近年三星等韓國半導體業者加大在中國投資,同時,中國晶片設計產業已經取得長足進步,在中低端半導體產品上已具備較強的成本優勢。
美國實施制裁反而加速中國芯片增長
美國實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后,中國的芯片行業增長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快。
隨著本地工廠擴大產能,中國去年來自海外供應商的芯片制造設備訂單增長了58%。
2021年中國芯片相關企業的總銷售額增長18%,已超1萬億元人民幣。
過去四個季度,全球20家成長最快的芯片企業,有19 家來自中國,遠高于同期的8家。
蘇州國芯漲幅高達338%勇奪第一;寒武紀科技漲幅144%,排第二;創耀科技漲幅136%,位列第三;設計軟件EDA開發商概倫電子緊隨其后,漲幅100.4%;榜單中還包括中芯國際、上海富瀚微等企業。
韓國半導體出口速度已然放緩
其中在存儲芯片方面居于全球第一名,中小尺寸OLED面板居于全球第一,CMOS方面居于第二名,在這些行業居于全球領先地位推動韓國成為全球半導體出口大國。
近幾年三星雖然在電視、手機等行業面臨著中國企業的競爭導致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但是它依靠在半導體方面的技術領先優勢依然獲取了豐厚的利潤。
中國恰恰是芯片進口大國,每年進口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近半數,進口芯片的金額近3000億美元,中國對芯片的巨大需求拉動了韓國的出口,推動了韓國經濟的發展。
由于華為大量囤積芯片,對韓國芯片的需求量激增。
這種情況其實自6月份以來就有所反映,自那時以來全球存儲芯片的價格一路上漲,扭轉了此前近一年時間的下滑勢頭,三星也因此取得了利潤的大幅增長。
隨著華為囤積芯片告一段落,全球存儲芯片價格上漲的勢頭或將改變。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芯片進口額高達1467.0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085.07億美元相比,暴增35.2%。
而據韓國貿易協會發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制造設備對中國出口額超過1.3萬億韓元,同比激增了45%,是近5年來的最高值。
中韓行業之間的競爭態勢
目前,中國有2810家半導體設計公司,是韓國120家的23倍。
中國日益增長的半導體自給自足,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占韓國對華出口40%的半導體產業。
隨著中國半導體銷售額激增,有預測認為中國會在兩年內增長到[威脅]韓國的水平。
今年1月,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中國企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中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加到2024年的 17%,而未來3年韓國的市場份額將維持在20%左右。
韓國前副總理林昌烈5年前就曾這樣描述中韓行業之間的競爭態勢。
汽車領域,中國已經追趕到韓國的下巴處了;即便是電子產品,韓國優勢也所剩無幾;而在半導體產業,中國更是投入巨額資金。
雖然韓國半導體行業普遍認為,中國在半導體質量方面仍遠不如韓國,但同時也有意見認為,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中國半導體行業憑借巨大的國內市場在反復試錯中實現短期內迅速成長。
結尾: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將重構
而如果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構,很可能會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地位產生負面影響,威脅韓國存儲半導體的競爭優勢。
目前,中國是韓國半導體行業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對象國。韓國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K海力士均在中國大陸建有工廠。
韓國應通過加強目前作為強項的半導體制造基礎,并提高邏輯半導體的生產能力,進而成為綜合半導體強國。
為吸引韓國企業和海外半導體各環節企業到韓國投資建廠,韓國政府已經重新審視相關政策,使政府在財政或稅收支持上不落后于競爭對手。
部分資料參考:半導體行業觀察:《中國芯片對韓出口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