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全球大缺芯,所有與芯片相關的產業都是大漲價,然后就迎來了大豐收。比如2021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速就高達26.3%。
而在今年一季度,全球芯片還是一片火熱,漲價的漲價,缺貨的缺貨,像2021年一年,完全是賣方市場,有芯片就是大爺。
但到了二季度,形勢直轉急下,芯片不再那么搶手了,跌價的跌價,滯銷的滯銷。
知名機構Gartner,在最新數據報告中,已經降低了預期,將今年全年半導體收入增速下調6.2%,降至全年7.4%的增長速率,遠低于之前的預計。
Gartner之所以調整,是因為當前中國市場不給力,特別是電子產品消費市場不給力,導致全球的芯片買家減少,而美、韓芯片巨頭狂砍單,所以下半年全球芯片市場可能不會有增長,甚至會下滑。
事實上,在2季度的時候,大家也早就看到這樣的跡象了,最為典型的產品就是手機、PC,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手機、PC銷量持續下滑,嚴重影響全球的芯片產業。
按照郭銘錤的說法,今年國內的安卓手機廠商人已經砍單2.7億臺,而三星也砍了3000-5000萬臺的銷量,也就是說直接影響到3億臺手機。
同時PC廠商們也大砍單,預計今年全球PC的出貨量將減少9.5%,涉及到3000萬臺左右的PC。
而手機、PC中要使用的芯片太多,從CPU、GPU、到DRAM、NAND、Soc、各種驅動IC等。幾億臺手機、幾千萬的PC訂單取消,對上游的芯片廠商,將產生巨大的作用。再反饋到晶圓上,就是大量的產能釋放。
所以我們看到聯發科、高通、三星、intel、nvidia等美、韓、臺灣的芯片巨頭,都做出了砍單的舉動。
力積電董事長甚至表示,有些IC廠商,寧愿賠違約金,也要取消部分芯片訂單,因為庫存太高了, 不得不以降低庫存為主,不敢輕易生產更多的芯片。
這些芯片巨頭們,都在期待全球的芯片需求恢復,特別是中國市場恢復,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大的手機、PC市場、汽車市場……
只要中國市場恢復了,那么芯片就不愁賣了,但是,隨著我們芯片自給率提高,只怕對外芯片的依賴會越來越低,這些芯片巨頭們的如意算盤,只怕會落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